分析老子所说的“天之道”、“人之道”的思想内涵和现实意义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17:26:12
分析老子所说的“天之道”、“人之道”的思想内涵和现实意义???

“天之道”就是天的运行规律,即自然规律,在总体上是平衡的。这里指道家的理想政治,应当做到社会公道,同情和帮助弱者,抑制豪强;
“人之道”则指当时损人利己、弱肉强食的社会现实和政治秩序。
本章文字透露出一种朦胧的、模糊的平等与均衡思想。这是老子的社会思想。他以“天之道”来与“人之道”作对比,主张“人之道”应该效法“天之道”。老子把自然界保持生态平衡的现象归之于“损有余而补不足”,因此他要求人类社会也应当改变“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不合理、不平等的现象,效法自然界的“损有余而补不足”,“损有余以奉天下”,体现了他的社会财富平均化和人类平等的观念。表达了老子对统治者推行苛政的痛恨,对老百姓生活艰难困苦的同情。所以,这是《道德经》所有的人民性一面,是其精粹。老子出于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观察,认为一切事物,在其相互对立的矛盾中,都具有同一性。
老子崇尚的“道”,是至高无上的绝对平衡的规律或准则。但他忽略了这个平衡只是相对的、暂时的、动态的规律;事物双方之间的转化是需要条件的,转化就是动态的不平衡。一切“顺其自然”,不去创造条件使不合理的现象发生转化,期望的平衡是无法出现的。老子的这种社会财富平均化和人类平等的观念,对当前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搞地越复杂越搞不清楚.
就是人道要法天道,在上人君要守君位,不要欲望过甚,否则天下必乱.在下人民要守民位,在安居乐业的基础上,事业得以发展.

现实没意义,你只能看了使心开阔.
社会问题将自化,自己走向自己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