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窑红烧到什么时期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0:48:36

郎窑红釉
  釉色似初凝牛血,红而鲜艳,晶莹光亮,器物内外有较大的龟裂纹理。朗窑红为我国名贵的传统红釉之一,因其于十八世纪始产于清朝督陶宫郎廷极所督烧的郎窑,故称“郎窑红”美人醉釉。又称粉红釉、孩儿脸釉、 豇豆红釉、桃花片釉等,初创于明代,清代有很大发展。相传,明代有一皇帝正与贵妃饮酒作乐时,有人呈上一件景德镇刚创出的淡红色瓷器,其釉酷似贵纪醉酒后脸部泛出的红润肤色,皇帝触景生情,当即以“美人醉”命之。该釉色调淡雅,柔和悦目,给人以含蓄的美感。
  三阳开泰釉
  该釉的外观为:在乌黑发亮的釉面上,呈现三处扁圆形的红釉,形同初升的太阳。红釉四周,喷射出黄、青、绿各色丝,好似太阳的光芒,故称“三阳开泰”。古代易经上有“正月为泰封,三阳生于下”之说,意为冬去春采,阴消阳长,万物复苏。古人把此釉称为“三阳开泰”,明显地寓有吉祥之意。三阳开泰釉瓷器为清乾隆年间所创。

  朗廷极,字柴,清康熙间的江西巡抚兼景德镇督陶官(自康熙四十四年至五十一年,兼职督陶7年)。朗氏督陶时,其窑称为“朗窑”。清人刘廷称朗窑乃“柴中丞公开府江西时所造也,仿古暗合,与真无二。”又称朗窑所造的描金五爪双龙酒杯、脱胎碗等器“诚可谓巧夺天工矣”。
  当年朗窑所创的一种红釉瓷器,极为名贵,被称为“朗窑红”。此外,朗窑还创烧出一种颇为珍贵的素三彩。

  许守白曰:郎窑有先制后制之分。凡里外皆有开片,而底足有灯草旋纹,色深红,如初凝之牛血者,此先制也。若后制则微有不同。先制者口底微黄,所谓米汤底者是也。后制者口底或作豆青色,或作苹果青,所谓苹果底者是也。先制者釉色深红,后制者釉色鲜红,惟釉尚透亮,不似窑变之肉耳。又有所谓绿郎窑者,色深绿,葱?可爱,满身细碎纹片,实则明仿弟窑之品也。雍乾时代,亦有仿之者。
  ————徐珂《清稗类钞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