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岁儿童大便3天一次正常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2:49:19
该如何解决?

不知你的孩子饮食是否正常,如果饮食正常,那他三天解一次大便就肯定是不正常的,正常的孩子应该是每天大便一次;下面从网上下载了三篇文章,供你参考,但愿能对你有所帮助:

  小儿便秘怎么办
  提到便秘,许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就是很久没有大便了”,事实上除了以大便次数,包括大便质地的软硬、排便时用力程度、疼痛与否等,都可能判别是否便秘。父母平常一定要多注意小朋友的排便状况,并实时进行改善,否则拖得越久,将会让治疗更为困难,复发机率也会偏高。
  出生后1周内的新生儿,平均每天排便4次,而哺喂母乳的婴儿可以多至6、7次;1岁左右的幼儿约每天2次,到了4岁左右,就和大人差不多,每天2至3次,都算是正常。所以,大便质地的软硬、排便用力程度、疼痛与否等等,就远比排便次数重要。
  便秘本身并不是疾病而是种症状,新生儿及婴儿早期发生便秘,除了少数是源于器质性病变外,大部分小朋友的便秘都属于功能性便秘,也就是经常因为「憋便」所造成的,因为人体自发性的排便乃是因为粪便涨满直肠后,肛内接受器感受到压力引起排空反射,如果刻意压抑,直肠会重新调适让反射消失,大量的大便长久撑涨直肠,水分则会被吸收的更干,排便就变得困难疼痛。
  有些人就这样久而久之排便感受力便减弱,肛门扩约肌变得松弛,不成形的软便就从硬便旁缝渗出,而无法控制,竟成为所谓的「遗屎」,这种情况常被误为腹泻,其实这是严重的便秘表现。
  至于什么情况下会憋便,像是婴儿后期母奶换成配方奶或牛奶时,因为蛋白质、醣模拟值过高,使大便变得硬而少,导致排便困难产生缸裂,婴儿因怕痛而忍便;此外,幼儿时期,过早强迫或不当的大小便训练,会使其过度紧张而大不出来;小学生则可能不方便或害怕上学、上厕所等等,如果父母未在此阶段好好处理,就可能会开始恶性循环。
  如果是属于急性便秘,只要多摄取水分与纤维质就可以矫正,当父母发现小朋友开始有不敢大便、大便疼痛、出血等状况时,就可能是已经便秘了一段时间,此时应该前往医院治疗,可以藉由一些药物使肠内大便清除干净,直到小朋友不再有忍便的行为时,才有机会进入良性循环,否则,通常治疗前的病程多得越久,治疗所需时间也越久,复发率也会偏高。

  小儿便秘怎么办
  便秘是指大肠运动缓慢,水分吸收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