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冷的季节,为什么水面下的水不结冰?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7:09:51
简单说说.

最简单的回答~~因为冰的密度比水小~~就算在水下结的冰也会浮上来

不是水面下的水不结冰?!而是应该提冰下面的水为何也结冰?
(1)开始时,表层的水遇到冷空气在0度以下开始结冰,最上层的水结冰后体积增大,密度减小浮于水面,
(2)随着低温的持续或气温的进一步下降,薄层冰下面的水继续结冰.
(3)当外界冷气温恒定时,冰层下面的水不再结冰.
所以家住东北松花江上的居民,很有经验,什么时节,人可走冰上过河,才不会踏破冰!

你知道结冰是要放热的,水下不结冰是因为水下的温度高过零度。别一点,上面已结冰,又给下面起保护作用,又不利于水下的热量损失。所以比较难结冰,不是不可能结冰,你像南极,还结成冰山呢!如果长时间寒冷,冰会越结越厚的。

表层的水遇到冷空气在0度以下开始结冰,最上层的水结冰后体积增大,密度减小浮于水面,
水有反常膨胀 所以在冰一下 水一般都在4度左右

上面的回答都不对!
水不像一般的液体密度随温度上升而变小,水的密度从0到4度逐渐变大,在4摄氏度达到最大值,然后随着温度的上升变小。
冬天由于温度很低,水的温度也低。但整个水体比方说一条河里的水的温度不是一样的,而是有的地方温度高些,有的地方低些。密度大的液体沉在最底下,因此河里最底下的水温度是4摄氏度!而且越靠近水面,温度才越低,越接近0摄氏度。因此河里结冰是从上面开始结,一直结到下面!

因为温度在零度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