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告诉我道教的发展线索?谢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4:43:37

道教在东汉晚期形成有组织的宗教形式,由方仙道、黄老道演变而成道教,在民间广泛流传;魏晋以后,由于统治者的支持,因而能够跻身社会上层得以发展;从隋唐至北宋,更是道教的兴盛时期,社会地位大大提高,宫观不仅遍布全国,且规模日益宏大,道教学者辈出,道书数目大增并汇编成藏;南宋以后至明代中叶,道教在统治者的扶持下仍然继续发展,但由于与金、元南北对峙,民族矛盾异常尖锐,道教内部亦因而宗派纷起;明中叶以后,内忧外患,朝廷自顾不暇,对道教未能从财力上支持;满清入关后,统治者对道教不感兴趣,因而失去政治上的支持,道教遂由在上层社会转入民间发展,渐变成秘密宗教团体。道教的发生、发展与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交织在一起,在政治、文化、思想、生活等方面曾经发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研究中国道教史,对于研究我国思想文 化、社会发展深具重要意义。
中国道教史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早期道教(从道教的起源(从上古至东汉顺帝时,即公元一四二年以前);
东汉顺帝时至东汉末,即公元一四二年至二二零年);
道教的发展和改革(从三国初至五代末,即公元二二零年至九六零年);
道教的分宗分派(从宋初至元末,即公元九六零年至一三六八年);
明、清时代的道教(从明初至清末,即公元一三六八年至一九一一年)。

参考百度历史回答

这个太长了,不妨去看看南怀瑾的《禅宗与道家》中的相关部分,或者他的《中国道教发展史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