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显示芯片的基础知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4/30 18:43:36
Z-buffering是在为物件进行着色时,执行"隐藏面消除"工作的一项技术,所以隐藏物件背后的部分就不会被显示出来。

在3D环境中每个像素中会利用一组数据资料来定义像素在显示时的纵深度(即Z轴座标值)。Z Buffer所用的位数越高,则代表该显示卡所提供的物件纵深感也越精确。目前的3D加速卡一般都可支持16位的Z Buffer,新推出的一些高级的卡已经可支持到32位的Z Buffer。对一个含有很多物体连接的较复杂3D模型而言,能拥有较多的位数来表现深度感是相当重要的事情,3D Studio MAX最高支持64位的Z-buffer。

显示芯片

早期的显示卡只是对CPU运算后的结果进行转换和传递,因而显示芯片的作用并不明显。但随着图形用户界面的兴起以及三维图像处理的广泛应用,CPU的速度再快也无法对如此庞大的数据量进行处理,因此显示芯片便责无旁贷地担负起“硬件加速”的工作。

如果把S3 ViRGE/DX也称作3D加速芯片的话,那么目前市面上几乎所有显示芯片均已是3D加速芯片。3D加速芯片除了需要处理X轴和Y轴像素外,还要增加一个Z缓存(Z-Buffer)来存储景物的深度信息,并用于三维物体的消隐算法。Z缓存位数越高,显示芯片所提供的景物纵深感就越精确。新一代的显示芯片均提供了16/24位的Z缓存,而G200、Rage 128等更是提供了高达32位的Z缓存,这对构造复杂的三维物件是非常重要的。

既然是3D加速芯片,支持3D效果的多寡自然很重要。这些3D效果包括混合、灯光、雾化、纹理帖图、透视娇正、过滤、抗失真等等。关于这些3D术语已有很多文章论及,这里就不罗嗦了。显示芯片支持的3D特性当然是越多载好,但没有哪一颗芯片可以支持所有的3D效果。如果程序用到某一3D效果但芯片又不支持,就只能使用软件模拟或关闭该项效果,这样在速度上和画面上自然会逊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