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问)关于郭沫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23:59:04
我们老师说他并没有什么真才实学,写文章没水准,文采并不如鲁迅,胡适,瞿秋白,巴金,朱自清...但他的文学地位却很高,在文坛是个有地位响当当的人物.
我在想一个没有什么真才实学的人是如何登上那么高的文学地位?还是我们老师说错了?
从他写的诗可看出,还有他曾经批评过宋玉.

的确是这样的!他登上这么高的文学地位完全是因为他拥护共产党,创作了好多歌颂赞美共产党的作品~

就好像相声界中的马季,他的相声水平根本不够相声艺术家,更别说什么大师了,也是由于创作了大量歌颂党和祖国的相声,才被我们的宣传部门捧起来的~

可以说,识时务者为俊杰

没有谁对谁错,要错就错在你们老师不应该把他的思想强加与你们学生头上.中国的文学源头不浅,每个人的品位不同,所以每个人喜欢的作家和不喜欢的作家是不一定的.我建议你不要被你的老师误导了,要从你自己的观点出发,去阅读一个作家的作品.和鲁迅一样,好多人说他的作品什么都不是,但是也有好多读者喜欢他,这就是每个人的欣赏角度不同了.
希望你自己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明白什么才是你喜欢的.

郭沫若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卓越超群的文化伟人,在文学、历史学、古文字学等广阔的学术领域里留下丰厚遗产,影响深远。与其笃实的学养一脉相通,郭沫若在书法艺术方面同样成就璀璨,在现代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郭沫若在书法艺术上的探索与实践历时70余年。青年郭沫若的书法得到社会承认,始于辛亥年间。10年以后,他的著名诗集《女神》等作品集问世,使其书体在更广泛的读者面前显露风采。20年代末,郭沫若旅居日本,由金文甲骨入手,以字辩史,借史鉴今,谙熟了祖国文字、书体的演进轨迹,创立了古文字研究的科学模式。1937年归国抗战,在民族危难之中,其诗词创作常与书法相结合,翰墨间包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新中国成立以后,郭沫若在繁重的国事之余从事了更为丰富的书法创作。他慷慨为人,博识广闻,为全国各地名胜古迹、工矿学校、以及社会各界、海内外友人留下难计其数的辞章墨宝。其书法作品数量之多,影响之广,少有出其右者。
郭沫若以“回锋转向,逆入平出”为学书执笔八字要诀。其书体既重师承,又多创新,展现了大胆的创造精神和鲜活的时代特色,被世人誉为“郭体”。郭沫若以行草见长,笔力爽劲洒脱,运转变通,韵味无穷;其楷书作品虽然留存不多,却尤见功力,气贯笔端,形神兼备。
郭沫若作为苏轼以后四川又一大文人,其书法成就直堪与东坡媲美,为世所重。东坡书法向来受到书法界重视,为宋代尚意书风代表。郭沫若书法从宋四家出来,无论用笔、结体都有宋四家意味,但又个性突出。苏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