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小问题,大家别笑我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00:24:19
问个初中时候的疑惑,是关于光的,在密封的环境里,周围都是镜子点亮一个灯泡,会有光,光碰到镜子会反射,灯炮关掉后是不是还是亮的?如果不是,原来的光到哪里去呢?
现在主要有2种观点,一是消耗说,但如果被消耗的话,理论上一瞬间是不是还亮的?消耗的转换成什么了?二是吸收说,所谓的吸收是不是穿过分子间的间隙呢?如果使用高科技,例如纳米技术,使镜子分子,原子间的间隙小于光的波长,是不是就不能穿透?从而是空间里一直亮着呢?

绝不是亮的。为什么开灯时会看到光?因为有一个光源在源源不断的发光,这样我们才能看到周围,如果关掉光源,它发出的光很快会经过漫反射等许许多多的反射,分散开来,并且还有能量损失,你想看也看不见。

首先消耗肯定是对的,包括反光最完全的一些纳米材料也不能做到100%的反射,也会吸收一部分。空气也会吸收,光源也会吸收。吸收基本上都是转化为内能,也就是热,只不过这个热量比较小,需要仪器才能检测出来。
现在假设真空的箱子,箱子内壁由完全反射的物质组成,光源不吸光,那么箱子里肯定是一直亮的。你想想咱都能看到上百亿光年以外的恒星,说明光是可以一直传播的。
但是现在存在一个问题,你不能直接观测箱子是亮的。因为你要观测,肯定就要通过光来观测。那么通过光来观测,就会损失光。而光速是很快的,哪怕你只打开一个小口也会一瞬间就把箱子里所有的光吸收或者发散掉。也就是说,箱子一直亮着,但是无论你怎么观测,在你观测的时候,箱子里的亮度就会迅速的降低到黑暗。

这个想法挺新鲜,光关了之后,理论上光有速度存在,那么密封空间就不停的有光来回跑动,但由于光的特殊性质,往往都是照在镜子的过程中能量被损失掉,所以灯关了之后,密封空间光线不是立刻消失,而是有一定速度的消失

实际上穿透和吸收都是一回事,从能量角度看的话,光的最终结果在现实中是一定都被吸收的.假设空间只有一个点是不完全反光的话,那么这个点将不停受到光传递的热量.理论上不考虑空气中杂质,不考虑镜子对光的吸收,但首先你光源是哪来的?其他都不吸收,光源却一定会吸收的,那么结果可能是光源最先受热,烤糊了

物质对光的反射是有一个叫反射率性质,就假设你的镜子的反射率是99.9999%(实际当然达不到这样高的)大概反射20000多次,反射光的强度就趋近于零了。你想想光反射两万多次在那么小的空间,所需时间是很小的,你根本觉察不出来。如果你的房子即使长宽高各100米,反射光存在的时间大概是0.007秒。你根本无法察觉,不过利用仪器还是可以测出的。

我也想问问:光产生后是物质的吗?是的话虽然科学追踪不到,但理论上在光源消失后会有一定时间(虽然可能非常非常短)是存在的吧?如果不是那么为什么说它是物质波?

灯泡关掉是不会亮的啦,光在传播的过程中是有损耗的,只是光的速度太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