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贝壳类的硬壳是怎样随着身体长大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6:46:36

感觉楼上全都答非所问。

贝壳通常都长在软体动物之外。贝壳最主要的功能是支撑动物体,它们可以保护动物体不被敌人吃掉,还能够保护动物体避免过分乾燥而死亡。贝壳是外套膜的边缘细胞所分泌的碳酸钙所形成的。

软体动物的血中合有大量的碳酸钙。这些碳酸钙是软体动物由水中及食物中吸收的。外套膜边缘的细胞可以将血液中的碳酸钙浓缩,并且使它们形成类似方解石和亚拉冈石的矿物结品。亚拉冈石的结晶形式便是真珠层。贝壳最先分泌形成的是外壳层,由外套膜的外部形成。外壳层形成之后,碳酸钙才在外壳层的内面,形成中壳层和内壳层。

贝壳是来自於外套膜的分泌物,成长中的贝类,肉体逐渐长大,外套膜就被推著向外移,分泌物就从壳口外唇及壳轴上一直叠上去,於是贝壳类就沿著螺旋方向长大。贝壳的壳是会长大的,有人误认贝壳会换壳,是因与寄居蟹混淆所致,寄居蟹乃借用贝壳为居,本身并非贝类,而属节肢动物,不能自行制造石灰质外壳,身体逐见长大,必然得时换壳,以供安身。

(请着重看最后一段)

一般来说,由於蜗牛需要利用碳酸钙来制造外壳,蜗牛通常生活在石灰质的地区,较少生活在火山或者酸性土壤的地区。
我见过蜗牛壳子,我想蜗牛之类的应该是靠退克来生长的,跟蛇蜕皮差不多吧
由蜗牛的生活环境区分,可以把蜗牛分为地栖性和树栖性两种。地栖性蜗牛大部分都喜欢在地面活动,但少数亦会在树上活动。树栖性蜗牛一般都生活在树上或者植物上,它们的腹足可以伸展得很长,方便在树叶与树叶之间跨越。

蜗牛几乎分布在全世界各地,不同种类的蜗牛体形大小各异,非洲大蜗牛可长达30毫米,在北方野生的种类一般只有不到1毫米。

长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