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铃蟾毒性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09:58:23
东方铃蟾毒性如何?请说的详细点,比一般蟾蜍毒性如何,和什么动物的毒性类似

东方铃蟾并不是蟾蜍的一种,单属于铃蟾科.铃蟾不主动攻击,但是毒性不可轻视,据说如果被人误食了都有致命的可能,蛇和水鸟一般都不敢惹它们.探索节目里播过铃蟾对蛇的镜头,铃蟾遇蛇后翻起四肢亮出掌心的红色以示警告,蛇见了就很知趣地绕开了

东方铃蟾

东方铃蟾 Bombina orientalis Boulenger
(Fire-bellied toad;火腹铃蟾、臭蛤模、红肚皮蛤蟆)

国外分布于俄罗斯、日本、朝鲜;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吉林、辽宁、黑龙江、河北、山东、江苏等地。
体长约5厘米。舌呈盘状,周围与口腔粘膜相连。皮肤粗糙。身体和四肢灰棕色或绿色,具斑点和大小不等的刺疣;腹面呈橘红色,有黑色斑点。趾间有蹼;雄蟾无声囊。
栖居于池塘或山区溪流石下。5-7月繁殖,卵多成群或单个贴附在山溪石块下或水坑内的植物上,每次产卵约百余枚。成体受到惊扰时则举起前肢,头和后腿拱起过背,形成弓形,腹部呈现出醒目的色彩。这种对险情的反应(预感反射),可能是向捕食者暗示它的皮肤有毒的一种信号;德国人称它为警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