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的心学对文学思潮和创作有何影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9:16:06

晚明心学在「文学」上,也强调应抒发真实的感情,李贽说:「至文出於童心。」因此
启发了公安文学家三袁的「性灵说」,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扬弃了文以载道的
思想。因而反映当时商业繁荣的真实生活的短篇小说,如冯梦龙所编的「三言」,与凌蒙
初所编的「二拍」,便应运而生。小说中除了反映商业生活外,更毫不掩饰追逐财货的价
值观。
晚明心学在「行为」上,肯定顺应欲望,泰州学派认为「百姓日用即道」,李贽也说「虽
圣人不能无势利之心」,所以当明末因开放海禁,造成商业发达后,连士大夫都热中於在
市场中逐利,甚至整个社会都只以财产多寡作为价值判断的标准。
晚明心学既已解脱了「存天理,去人欲」的束缚,又有蓬勃的经济发展作后盾,故明末的
社会风俗肯定「及时行乐」,放纵奢靡,不顾阶级的区分。宴客常厚备山珍海味,造成「
饮食文化」的兴起;官员则雇用很多仆从,举人则模仿官员,一定要过乘轿的瘾。书生虽
衣食无著,也一定要纳妾。整个社会已不再讲求道德自律,而陷入焦燥而疯狂的世纪末情
绪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