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与洋人在养生的作法上有很大的不同,点解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03:41:56
既然同是人类,也同样经过了长时间的经验积累,为何存在如此大的差异呢?
例如说国人妇女在生小孩作月子方面就与别的国家有明显的差异。
为什么,我还没有听说过那个洋人妇女在作月子时因为吹了风,下了水,漱口了口而得了国人口中那些毛病的,不也都活得活蹦乱跳的吗?

你提出来的是一很大的问题,我试图回答吧。
1。人的体格是经很多代的人建立起来的,这是优生和遗传学有理论基础的。上海出了姚明,你可知道他的父母多高呢?绝对不是1.70的。
2。对锻炼的追求是体格的优化。在外国你可以到处看到爱好锻炼的群体,比例之高就是强壮后代的选择。
3。生活的方式。我们追求的是金钱而不是自己生活的质量,而很多时间我们不知道金钱的有何用而盲目来“掘金”,很多国人的追求是为了下一代,我认为这是很错误的。好的孩子只需要一种子就会把它长成树,不够天分的孩子能把遗留下来的巨富花光。太富裕的家庭出来的人才不多的,中产阶层的孩子才能有拼搏心态。给孩子的“财富”应是“博览世界”,“独立做决定”和“健康的身体”。要达到这效果,父母则要从小陪伴孩子到处旅游,等他长大一点后,让他独自去旅游,看世界和得到在旅游路途中按天气和交通工具的变化做出决定,这样他更会有自信。英国家庭则有每年一次带孩子去旅游的,穷的去“度假营”,富的就多彩多姿。父母和孩子都会健康的。我们国人仍没有这样的信仰。
4。心态。我们是悲观的民族,可悲的。光从民族音乐来看,我们的曲调有多少是轻快的?反之,穷得国家如非洲和南美能创造出很多轻快节奏的音乐。巴西的嘉年华的舞蹈员把一年的积蓄用在弄一套华里的衣服,来享受一星期的快乐时光。他们穷也快乐,我们穷是受别人耻笑的。
5。兼容性差,不容易接纳他人新的观点。我们的国画“几千年不变”,不容易接受“新的创意”,握杀了推动新文化的动力。我们总夸自己“勤劳”,不懂得“偷懒”。其实很多发明都是要“怎样偷懒”创造出来的,英谚说:需要是发明之母。我们在公司会议中,很多时间是用来批评一个人的建议,但他们不提出自己更好的建议。我们不追求怎样去”偷懒“去腾出时间去锻炼身体。
6。儒家思想毒害太深。父权太大,至使孩子唯命是从,不懂讲道理,日后孩子成长后,仍用这一套的办法来教育下一代。孩子应是一独立体,不应是为父母而生活和生存的,他们只应对下一代负责任而已,要不是他们的精神负担太大了。

我们国家也有很多好的东西,用养生的方法来强壮身体是有的,只是我们太相信外来的东西,来得有简易服用方法,科学性和数字化,再加上强大的营销手段。但我们要很多代的人,齐齐养生才能才能改变国人的体格和肠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