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秋水》与《天地》的一些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1:09:33
(1)《秋水》中共运用了哪些典故?在第一段
中,发展到今天产生了哪几个成语?
(2)《天地》是庄子思想的集中表现,主要体
现在哪些方面?与《秋水》相比,其思想有
何不同?
(3)两篇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有哪些?

望洋兴叹 邯郸学步 贻笑大方(从见笑大方引申而来)
本文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学问是无止境的,因为宇宙是无穷大的,人在宇宙中显得很渺小,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出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它体现了庄子的哲学思想。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战国时代宋国蒙(一说是今河南省商丘东北,另一说是今安徽蒙城县)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