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国的俩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16:04:19
1、三国演义:黄忠、严颜均一方义士,为何轻易被招降?

2、三国志:吴武将,何人镇濑水而使关羽不敢涉渡?

请高人指点~~感激不尽。

1,其实黄忠,严颜碰到这么烂的主子早就想跳槽了,可是又不想被人家说成不忠,所以也就一直没跳.说他们是忠义之士,不如说是爱面子之士更确切.后来败给刘备,他们其实都早想投靠了,为什么还要劝降呢.也就是为了给个台阶他们下.说出去,是被擒又多次劝降,感恩戴德于是降了,留个忠义之名.
2,是甘宁拉,这个不是三国演义而是三国志,说是真实情况下,是这样的,刘备一开始说借取荆州,等夺了益州就归还,可是进了成都以后却又反悔,说:“我正在图谋凉州,等拿了凉州,就把整个荆州还给你。”孙权很不满意,要求先还三郡,于是派遣官吏接收荆州南部的长沙、零陵和桂阳。关羽心高气傲,把孙权派去的官吏全部逐出。孙权大怒,亲自提兵两万来强夺,派鲁肃在巴丘迎战关羽,鲁肃也的确是江南的栋梁之才仅用数千兵力就牵制了关羽的三万主力,当时甘宁跟着鲁肃镇守资水南岸的益阳,所部亲兵不过三百,而关羽有兵三万,挑了五千精锐,往资水上游的某处浅濑驻扎,准备渡江。鲁肃召集众将商议,甘宁拍着胸脯说:“可复以五百人益吾,吾往对之,保羽闻吾欬唾,不敢涉水,涉水即是吾禽。”意思是说,再给他多加五百人前去迎敌,他保证关羽听到他咳嗽声,就打死也不敢下水,否则肯定被他擒获。鲁肃点头,多给了他一千兵。果然甘宁一过去,关羽就不敢动了。后人就称此处为“关羽濑”,甘宁也因此被孙权拜为西陵太守。

三国时期哪里有那么复杂的对 君主的忠义,只是后来读书人都被灌输了一大堆有关忠诚的想法,反映到了小说《三国演义》上。古人只要是能够发挥自己才能,改换门庭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春秋战国时期正中现象很常见,韩信不也是从项羽那里到了刘邦那儿的么。既然可以在刘备方面发挥自己的才干,施展抱负,自然不会犹豫了。说黄忠、严颜是义士,是名人、朋友、百姓的评价。

黄忠,严颜碰到这么烂的主子早就想跳槽了,可是又不想被人家说成不忠,所以也就一直没跳.

你玩三国群英传就懂了,

纯粹是作者自己编的

史书有记载,自己去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