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反思对象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12:16:09
人所反思的对象是行为还是思想。
(人的反思应多指向行为的过时与否,能否反思思想的错误,如不能,人到底能否在行为未发生前遇见自己思想的错误。)
何昕的结论我看懂了,但后面的论述我没看出与结论有什么逻辑联系。

答:按照lz的思路来将,思想是行为以及行为结果的整合产物,人的反思对象就应该是行为本身,反思导致行为的调整,行为的调整导致行为本身和行为效果的不同,最后促使了不同思想的产生。可以说反思是产生不同思想或是确认原先思想的催化剂。
至于“人到底能否在行为未发生前遇见自己思想的错误”,这是关于先知性的讨论,先知只是思维层面而与思想还不搭边,先知是判断力和逻辑的共同作用。
所以不能“反思思想的错误”,其本身的提法也是错误的,思想不是用来反思的。

这只是我的个人想法。

我觉得不可以
后面的对了
反思"一词,据说首次出现于英国哲学家洛克的著作中,他将"心灵内部活动的知觉",称为"反思"。而在我国当代文学史上,这个词却具有特定的意义,即对文革、十七年以至更早的历史事实进行思考,从而在意识形态、国民性等方面挖掘现实问题的根源,同时,在历史和自然的大的环境背景中展开对"人"的价值的思索。可以说,"反思文学"是"伤痕文学"的深化,两者间的区别主要在于:哲学思考的介入。
综观"反思文学"的创作,主要焦点在于对"人"的反思上。这种对"人"的"反思"有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
它首先是主要针对政治层面的,关于建国后的历史问题尤其是对农村问题的反思成为作家创作的一个重点。其中张一弓创作的中篇小说《犯人李铜钟的故事》以一个为了群众生命而不惜触犯党纪国法的大队支书的形象,树立了新时期第一个成熟而完整的悲剧英雄形象。而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则以看似幽默的笔法,揭示了中国农民自身的性格弱点,指出这些"民族劣根性"在建国后的左倾灾难所应当承担的责任。《记忆》则以某地宣传部长秦慕平对曾经被自己错判为"现行反革命"的少女方丽茹的忏悔,反省了一个时期内不正常的"现代迷信"及自己在这种现代迷信中所扮演的可悲角色。
以上作品对文革中种种事件表现的深刻程度显然远远超过"伤痕小说",但它仍局限于将人仅仅放在政治层面思考。这种情况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