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根是否上火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05:11:04
麻黄根是否上火

不上火。 《纲目》 :麻黄发汗之气,驶不能御,而根节止汗,效如影响。自汗有风湿、伤风、风温、气虚、血虚、脾虚、阴虚、胃热、痰饮、中暑、亡阳、柔痉诸症,皆可随证加而用之。当归六黄汤加麻黄根洽盗汗尤捷,盖其性能行周身肌表,故能引诸药外至卫分而固腠理也。《本草》但知扑之之法,而不知服饵之功尤良也。
  麻黄根异名苦椿菜,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或木贼麻黄或中麻黄的根及根茎。植物形态详麻黄条。干燥根弯曲不整,长约20厘米,粗约2厘米,表面红棕色,有明显的纵沟,根茎有突起的节。质坚硬,纵劈之,内部有众多之纵行纤维;横断面木质部有很多空隙,从中心向外放射,色淡黄。立秋后采挖,去净须根及茎苗,晒干。

麻黄根不是热要,它是敛汗要,不会上火。

麻黄根
(《本草经集注》)

【异名】苦椿菜(《大同府志》)。

【来源】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或木贼麻黄或中麻黄的根及根茎。

【采集】立秋后采挖,去净须根及茎苗,晒干。

【药材】干燥根弯曲不整,长约20厘米,粗约2厘米,表面红棕色,有明显的纵沟,根茎有突起的节。质坚硬,纵劈之,内部有众多之纵行纤维;横断面木质部有很多空隙,从中心向外放射,色淡黄。
主产内蒙古、辽宁、江西、河北、陕西、甘肃等地。

【炮制】拣去杂质,除去残茎,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后切片,晒干。

【性味】①《纲目》:"甘,平,无毒。"

②《本草正》:"味甘微苦、微涩,乎。"

【功用主治】治体虚自汗、盗汗。

①陶弘景:"止汗,夏月杂粉用之。"

②《滇南本草》:"止汗,实表气,固虚,消肺气、梅核气。"

③《四川中药志》:"敛汗固表。治阳虚自汗,阴虚盗汗。"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入丸、散。外用:研细作扑粉。

【宜忌】有表邪者忌服。

【选方】①治诸虚不足,及新病暴虚,津液不固,体常自汗,夜卧即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