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外国人满意中国元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4:04:00

奥组委邀请的专业团队之一派格太合环球文化传媒,其总裁孙健君称,为准备开幕式的竞标,他把10年来全球最优秀的大型活动都看了一遍,做了结构分析、细节分析、科技分析,分析结果是,我们运用技术手段的能力已经没有任何缺陷了,缺陷是在于如何把中国文化和全球技术达成高度统一。“是图解中国文化--文物展览,还是完全把洋人的东西搬过来--整个弄一个声光电,炫得让你看傻了?这两种都容易做。关键是两者的嫁接非常难做,这存在一个巨大的问号。”
  孙健君列了两张表--一张是把中国元素列了一个表,有上万种,是活动的“博物馆”。另外一张表是“洋武器”,高科技的呈现有200多种。但要在这两张表中找交叉,结果剩下的中国元素少之又少。“这里面的选择标准就是两种,一个是符号好看,容易被使用,这是可行性的选择。二是容易被全球感动和感知的文化符号,这就难了。三是怎么把它用时尚的方式呈现,不是宣讲中国文明,而是渲染中国文化,找到情感的共鸣点。”
  孙健君认为,难点在于,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是一个陌生的文化,进入全球公共意识中的中国文化元素很少,需要新的东西嫁接。“知道《茉莉花》这个歌的人万分之一。听歌剧能听《图兰多》,把里面的旋律联想成中国的,那可能是千万分之一差不多。中国文化需要解释,进入知识范围后审美被割断了。温家宝总理说,奥运会开幕式‘要让外国人看懂,看明白’。这是一个挑战。”
  如果开幕式延续最近几届的“讲故事”模式,用中国故事来串起,可以选择的似乎很多,就像在奥运倒计时两周年时,开幕式顾问之一汤一介列举的:“盘古开天辟地,大禹治水,女娲补天,鹊桥相会……这些故事可以串联在一起,是中国历史非常好的一个画面,如果天上再有一群我们敦煌画的飞天就更美了。”但要考虑到观众的理解,表现的难度,就不好选了。比如有人指出,“鹊桥相会,应用起来比较困难。鸟巢的结构没有房顶让我们可以在上面飞”。

喜欢中国,包容中国,才会满意中国元素。

中国元素不只是几个符号,而是中国的文化,

不明白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让外国人满意中国人元素呢,让中国人满意才对,如果中国人都不满意,让外国人满意又个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