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病人的依从性?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2 16:49:09

病人的依从性即病人依从治疗计划的程度.

在研究病人的行为时发现,只有一半病人按照医生开写处方所指示的服药方法用药.服药非依从性的最常见理由是"遗忘",也许这种遗忘更适宜描述为病人否认疾病的存在.而服药则是经常提醒疾病的存在.其他理由列举在表301-3中.

儿童可能比成人更少依从治疗计划,有一研究发现儿童患链球菌感染,医生开写青霉素10天疗法的处方,到第3天有50%的病人停止用药,到第6天,第9天停药的病例数分别达到71%和82%.需要用多种药物长期治疗的慢性病(青少年糖尿病,哮喘)用药依从性更差.父母亲可能不清楚处方所指示的用药方法.研究表明,15分钟后医生所给予的医嘱已被遗忘约一半

老年人可能服用几种药,治疗方案可能更复杂而且难于记忆及遵从,也可能增加不良的药物相互作用.

非依从性的后果

即使是最好的治疗计划,病人不依从也会失败.非依从性最明显的后果是疾病没有减轻或治愈.据美国监察总局办公室的估计,每年有125000例心血管病人由于用药非依从性导致死亡.如果病人按医嘱服药,则高达23%的养老院病人,10%的住院病人能够避免许多的医生出诊次数,许多的诊断性试验和许多的不必要的治疗.

非依从性除了增加医疗费用外,还能降低生命质量.例如,漏用治疗白内障药物可导致视神经损害或致盲;漏用心脏病药物能导致心律失常和心脏停搏;漏用抗高血压药能导致脑卒中;不服用处方药物的抗生素能引起感染再次复发并能导致耐药菌的出现.

改善依从性的途径

如果病人与医生之间具有良好的关系,其中包括作出的决策以及医生对病人主诉的关心,病人会按医生的医嘱去做.处方中用药方法必须清楚明了,以及为何要进行这种治疗都必须加以解释,还有告知预期的情况(如好转需较长时间,一般的药物不良反应)也有助于保证依从性.对医生的信任也是至关重要的.

鼓励病人提出问题,尤其是对病情有关的问题,这有助于理解疾病严重性,能理智地权衡治疗方案的优点和缺点.讨论否认疾病的潜意识机制和为什么导致"遗忘"及未按规定用药,这样能使病人避免重犯错误.医生应当鼓励病人报告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