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能传票的格式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13:56:15

“不怕苦,不怕难,就怕纪委一张单”。这是最近一个时期在广西北海市干部中流传的一句顺口溜。让人敬畏有加的“纪委一张单”,全称为“北海市加强干部作风和机关效能建设问廉问责书”,因借鉴法院传票的形式,所以又称为“廉能传票”。从今年3月中旬到5月中旬,北海市纪检监察部门共发出“问廉问责书”
233份,亮“黄牌”23个,涉及单位173个,党员干部153人,其中处级领导干部12人,科级干部36人。(6月6日《中国青年报》)

近年来,惩治贪污腐败,整肃机关作风,强化行政效能,一直是群众关注的热点。尽管文件不断,禁令迭出,但都没有跳出“老生常谈”的怪圈,没有号准这种“传染病”的脉搏,没有找到标本兼治的良药。在这样一种“大气候”下,不少机关干部缺乏起码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者有之,习惯于“吃、拿、卡、要”者有之,对群众“冷、硬、横、推”者也有之,令群众深恶痛绝。

此次北海市纪委发明的“廉能传票”,将“问责”作为重要抓手,却“传”出了新意和不同一般的效果——任何一个行业、领域出了问题,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这一回谁该被问责,哪个干部、哪个单位接到了纪检监察部门的“问廉问责书”,就像接到了法院的传票一样,心里沉甸甸的。为此,当地流传着一副横批为“一票否决”的对联:计生卫生速生声声问责,指标目标达标标标穿心。在耳熟能详、不绝于耳的问责声中,许多官员发出了“官真不好当”的感叹。

这些迹象表明,“廉能传票”不仅是惩治贪腐之剑,也是整治官员不良风气之剑;不仅是纪委本身职能的发挥和强化行政效能建设的平台,亦是去除干部中普遍存在的“大错不出,小错不断,得过且过”病态的苦口良药。如果不是一时的“应景”之作和刻意“作秀”,而是扎扎实实动真的、来硬的,想必官员中诸多贪污腐败行为、工作效能低下,以及行政不作为或行政乱作为等,都在会“问廉问责”这把“利剑”之下无处遁形。

更值得一提的是,与过去的“监察建议书”相比,“廉能传票”更多的是着眼属于苗头性的问题,着眼于预警,引起重视,制止不良倾向蔓延。于政府部门而言,及时对群众关心的问题作出解释,从工作职责上反省管理是否存在缺失,是打造责任政府、亲民政府的题中要义;于干部个体而言,这种扯袖子之举,有利于促干部“勤”,激干部“能”,倡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