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福禄寿九子攒盘的基本大概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0:06:59
非常想知道关于福禄寿九子攒盘的所有
你可以看一下图片告诉我大概此物的年代大概现在的价http://img.poco.cn/mypoco/myphoto/20070815/3800784320070815175203024_640.jpg非常感谢

时间就是在乾隆、嘉庆两朝,大概就是五万这里了,因为做工和完整度都很不错(个人意见)

相关背景资料:在乾隆、嘉庆两朝,特别是乾隆朝后期,宜兴加彩成为一些艺人们追求的艺术风格,有的善于在彩釉紫砂上饰以粉彩花鸟,有的则在紫砂上加五色花卉,极其工丽。这种工艺是在宜兴的泥料堆绘,并吸取了景德镇粉彩装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装饰形式。攒盘,是起始于明朝万历年间,并且一直延续到清末的一种成套组合餐具, 康熙年间最为流行,它以分割成数件的盘,相攒组合为一个整体,故名攒盘,又名全盘, 攒盘的每个单体之间结合紧密、浑然一体,用以盛放各种不同的小菜或果点,他们有的由五个小盘组成,被誉为“五子”,有的是七个或九个,被誉为“七巧”或“九子”。
福禄寿九子攒盘就是绘有福禄寿三星的九子攒盘

攒盘,从文义上看,“攒”是移动之意,对盘而言应是“能移动之盘”。《说文解字》曰:“攒,聚也。”所以,攒盘是以分割成数件的盘相攒组合为一个整体,是由多个盛装物品的盘子组合起来的礼器。先为大盘,后民间次以小盘,渐次而组合在一起,始成攒盘。

此种组套式攒盘,始于明代万历晚期,康乾兴起,并延续至晚清。攒盘,是康熙时期富有时代风格的器物。它自明代晚期出现以来,至康熙时发展为各式各样,一组攒盘的组成,少则五个,多者达二十多个。大多由内外两层、三层组合而成,构成不同的形状,可组成圆形、四方、六方、八方,或叶形、牡丹化形、梅花形、莲花形、葵花形、菱花形等多种式样。攒盘以少数拼凑者,据块数而论,旧有五子、七巧、八仙、九子、十成之说。技法上雕、刻、画、绘均有。色彩上有青花、粉彩、三彩、五彩、色地轧道、斗彩、贴花、印花等。纹饰以四时花鸟、人物、山水、吉祥话语和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某个方面等。

攒盘这种工艺,成型较难,由于每组分别有几十块组成,需有极其严格的设计,并准确地把握各部分的尺寸,才能使烧成的个体组合严密、不留缝隙。现藏于吉林省博物院的“清乾隆粉彩攒盘”,高2.3厘米,通体由内外两层共9块组合而成,里心一块,外围8块,称为“九子攒盘”。整器为圆形。第一层为主盘八方形,第二层为副盘如意肩形。器壁浅坦,口沿外折,唇边,盘面平整。足为随形线平足。主盘纹饰为紫红色压花和山、水、树,副盘盘唇绘红彩几何菱形花纹,每块里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