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到底是怎样一回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08:37:09
搞了多年的心理教育工作,但对意识、意念、思想等的产生、起源、发展等几乎一无所知,心理学理论从本质上就像一门巫术,从学者到专家更像巫师。不知道谁能解开我的迷惑。

可参考谢健青定论
http://baike.baidu.com/view/902783.htm

心理学是从哲学里分离出来的,这你知道吧,你可以在哲学书中找到的,网上的长篇大论也有,怎么选择看你自己的
你的想法很有创意,但我很喜欢
真的很像巫师
人啊!很都时候可以解开别人的结,很都时候却解不开自己的<提外话>
每个时代都有巫师,心理学者和专家是现代的巫师
愿你早日解开自己的迷惑
我认为意识没有对于错,只有多与少

首先,显意识把认知主体当前正在积极思考并寻找解决办法的课题,作为“指令性信息”输送给潜意识。这是灵感发生的前提,潜意识推论活动就是围绕这条“主线”进行。这种指令性信息,不管是以光波、声波、压力、温度等形式出现,还是以形象、语言、概念出现,都一律转换成生物电流脉冲信号,并通过神经纤维传给右脑(刘奎林认为潜意识在右脑)。

2.显意识把“指令性信息”传给潜意识后,由于自我意识的强烈要求,使形成的电脉冲信号的时空分布呈现“光亮”(比平时强烈得多的)信息,从而促使新输入知觉信息与已有经验信息之间的同构活动加快,也使右脑神经网络功能的重新建构配合更为默契,由此得到潜意识推论后的“新信息”或“良好图形”。

3.第二步整合的结果又反馈到显意识。显意识对反馈信息常以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等形式进行综合分析。鉴别后如不符合要求,则又以新的指令性信息输送给潜意识。

4.如此往复多次,一旦合目的的推论结果涌向潜意识,便会顿时获得柳暗花明的感觉,这表明灵感迸发了。

古代人认为,正是灵魂在感觉、思考、记忆、想象和体验。有趣的是,寻找灵魂在人体中的具体住处的最初尝试,根本没有同大脑联系起来,而是被人们“安置”在了心脏里、眼睛中和血液里。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一死人不同于活人的明显表现是,人的心脏停止了跳动,瞳孔失去了光泽、不再转动,血液凝固了、不再流淌。
直到19世纪末期,众多的科学家才确立了灵魂的居住地是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