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经济学家说凯恩斯主义不是解决了问题,而是延缓了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19:14:31
谢谢
专业解释 不要泛泛而谈

凯恩斯的主要功绩在于其理论对大萧条作出了解释,即市场的自由运动并不能导致经济的平稳发展,可能出现总需求不足的情况。政府在经济运行中有用武之地,那就是通过财政政策,进行大规模的公共工程,来刺激总需求,甚至发债来大肆购买,以提高经济活力。
但是,大萧条结束后,美国在70年代陷入了滞胀危机。政府为了刺激经济,故伎重演,但这次经济衰退是罕见的。因为不同于大萧条,它的产生原因是由于石油危机导致的总供给不足。政府刺激总需求,更本没有多大效果。反而留下了一堆债务和物价飞涨。请注意,第一位回答者是不正确的。凯恩斯主义并非抑制通货膨胀,而是引起了通货膨胀。
这时,以弗里德曼为首的货币主义者指出了凯恩斯主义的不足。他们强调货币政策而非财政政策才是萧条产生的原因。同时,政府干预过多,市场的最优配置反而得不到体现。因此,经济学和政治界又回到了“最小政府”理论。
综上所述,凯恩斯主义只是解释了问题的一方面,他并没有完整地分析萧条的不同起因。从而在以后导致了失败。所以可称得上延缓了问题,而没有彻底解决问题。

这是因为凯恩斯主义政策过于强调国家的强行干预经济发展是唯一的途径而导致的,凯恩斯主义在当时的环境下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抑制了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发展,但是在后期它的弊端也暴露了出来,一味的进行国家干预而忽视了市场的引导作用,容易使国家的经济发展违反经济规律,只能是南辕北辙,效果适得其反,因此说“凯恩斯主义不是解决了问题,而是延缓了问题”

凯恩斯主义通过国家加强宏观调控来缓解资本主义固有的经济危机在当时对缓解经济危机起了很大的作用,抑制了通货膨胀,使经济迅速恢复发展但没有改变资本私有制和生产社会化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长期实行后出现了弊端,1973年经济危机就是凯恩斯主义忽视经济规律的后果因此只是缓解并没有解决问题,并且永远没有任何办法能解决资本主义固有矛盾

三楼的说的是对的
凯恩斯主义是大萧条的情况下的经济政策,不能够完全适应所有情况

解决问题的同时,又带出新的问题,只不过,人类向真理更进一步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