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问题)韩愈《初春小雨》柳 (郑谷)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1 00:12:31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郑谷)
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
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紫惹春风。
1.这两首诗各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各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2.柳 中的“惹”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妙在哪里?
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描写怎样的春意?“近却无”与整个诗意相矛盾吗?试说明。

需今天晚上8 点钟回答
问题补充:在线等待

1.这两首诗各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各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初春小雨》中描绘了早春二月时,细雨蒙蒙,草色回青,杨柳依依的美景,抒发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景的欣赏
《柳》也所描绘的景色虽然与《初》中相似,却饱含了诗人心中无限的熟愁别绪,把无限风光化成一团愁云惨雾,分外哀怨

2.柳 中的“惹”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妙在哪里?
拟人,妙就妙在颠倒,本来是风吹动着柳枝,却被诗人妙笔一转,写成了柳枝不识趣地招惹春风,把诗人自己的心事表露无遗:景色虽美,入我眼中却被我的心情搞成了这样,真不知是你无端来招我还是我不应该这么看你呢》

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描写怎样的春意?“近却无”与整个诗意相矛盾吗?试说明。
描写了刚刚到来的春色;不矛盾,在远处,一大片刚露出头的嫩草一起映入眼帘,在数量上的优势下,我们就能看到那极美丽的绿色了,而当我们走近时,因为映入眼中的草的数量相对减少,而稀疏草地覆盖下的土地又暴露了出来,自然就没有在远处看时那种一片绿海的感觉了

这种东西自己体会才好,古诗是很爽的一种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