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诺的结局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16:01:21

爱德加·斯诺 ?
美国记者,就在尼克松开始前往北京的同一个星期,斯诺死于癌症。

斯诺生前写道:我爱中国,我愿在我死后把我的一半留在那里,就像我活着时那样。美国抚养和培育了我,我愿把我的一部分安葬在哈德逊河畔,日后我的骨灰将渗入大西洋,同欧洲和人类的一切海岸相连,我觉得自己是人类的一部分,因为几乎在每一块土地上,都有着同我相识的善良的人们。

遵照斯诺的遗愿,他的妻子将他一半骨灰带到中国,安葬在北京大学校园的末名湖畔,另一半骨灰安葬在美国哈德逊河畔。(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供稿)

1970年秋天,斯诺和夫人洛伊斯·惠勒又一起来到中国,并于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和毛泽东主席亲切交谈,毛主席高度评价他:“我没有变,你也没有变”。随后,斯诺发表了《我同毛泽东谈了话》、《周思来的谈话》等文章。在京期间,他和夫人又重返燕园。洛伊斯后来回忆说:“我们在一个略为发灰的浅红色的亭子(指慈济寺山门)边停了下来,眼光穿过它的拱顶,凝视阳光下碧波荡漾的一片湖面。

在我们身后,拾几步石阶向上的那块稍为高起的地方,有一片蔓草丛生的空地,四周松树围绕,遮住了我们的视线……”根据斯诺先生病重期间留下的遗嘱,洛伊斯选择了末名湖畔这块“空地”作为墓址。

1972年2月15日,斯诺在瑞士日内瓦因患癌症病逝。他留下的遗嘱是:“我爱中国,我愿在死后把我的一部分留在那里,就像我活着时那样……。”骨灰安葬仪式于1973年10月19日举行。墓基座为长方形未经雕磨的青色岩石,上边横卧汉白玉墓碑一方,临时用黑色胶纸贴着楷书:“中国人民的美国朋友埃德加·斯诺之墓”。碑前放着毛泽东主席送的花圈,缎带上写着:“献给埃德加·斯诺先生”,宋庆龄副主席、朱德委员长、周恩来总理也送了花圈,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思来、李富春、郭沫若、邓颖超、廖承志、康克清以及北大师生代表参加了安葬仪式。洛伊斯携女儿茜安·斯诺出席仪式,她感谢中国政府和人民,说:“我丈夫在他遗言中表达了他对中国的热爱,并表示了他生前一部分身心常在中国,希望死后也将他的一部分遗体安放在新中国的古老的土地下,安放在中国的新人中间,在这里,对人类的尊重达到了新的高度,在这里,世界的希望发射着新的光芒。”

斯诺的另外一部分骨灰安葬在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