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起八代之衰指的是哪位唐代诗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04:27:21

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
说的是韩愈。
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里的。讲的是韩愈抱负宏大,自视甚高,忠君爱国,他的文章切合时弊,提倡文以明道,不平则鸣,是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
八代,是指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三个朝代,“文起八代之衰”指得就是韩愈的文章胜过前八个朝代,有着划时代的意义。“道济天下之溺”,指的是其文关注民生,关注现实,有着杜甫一样忧国忧民的情怀。“忠犯人主之怒”指的是韩愈敢于直言犯上,力谏君主,如其因上书《论佛骨表》(又名《谏迎佛骨表》),反对皇上迷信佛教而遭贬至潮州,后写下《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本此)的著名诗篇。“勇冠三军之帅”是有来历的。中唐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元气大丧,军阀们尾大不掉,到处是藩镇割据。那一年镇州军队叛乱,把主帅杀了,唐穆宗皇帝派不出部队去征讨,只好派韩愈去劝说他们。力不缚鸡的秀才,又无部队护卫,孤身深入贼营,人人替他担心,这秀才却用谋略折服了这些兵将,让他们重新归顺了朝廷。这就是说韩愈比之于将士,胜之甚多。

“道济天下之溺”云云,如果从政治及哲学的角度来看,韩愈实际上是担当不起的,然而如果从文学角度立论,“文起八代之衰”的赞语,韩愈却是受之无愧的。

楼主说的应该是"文起八代之衰"而非"六起八代之衰"吧?.

“文起八代之衰”这句话是苏轼对 韩愈 的赞誉.
从韩愈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其文学成就看,并非过誉之辞。“八代”指的是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这几个朝代正是骈文由形成到鼎盛的时代。另外,还可从虚的角度理解“八代”,即很长时间。

“衰”是针对八代中的骈文而言的。一个“衰”字,表达了唐宋古文家对骈文的贬斥和不满。从骈文的发展看,这一描述虽不乏主观色彩,但还是很准确的。因为两晋以后,骈文风气大盛,不分内容场合,几乎无文不骈、无语不偶,走向了形式主义歧途;内容上大多风花雪月,儿女情态,无病呻吟,趋于堕落。

到了唐代中叶,韩愈、柳宗元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古文运动,主张用散句单行的形式写作散文,使这种散文逐渐代替了此前的骈文,并持续千百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