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师恩的散文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15:54:07
难忘师恩的散文,100--300字左右,谢谢

难忘师恩

  我离别巢湖花集中学已经二十余年,之后又离开家乡,走上了工作岗位。岁月似水流逝,我饱尝了凡尘俗世冷暖人生酸甜苦辣,又感受着太多的亲情呵护和生活艰辛;曾经的繁琐零星日子的碎片,大多已经模糊渺茫甚至完全忘却了,但我的乡村老师们,以及他们那慈善温暖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至今仍然记得。而我之所以钟情于文学创作并今生不会放弃,如愿在汉语言博广浩瀚的海洋中怀念和遐思,遨游和畅想,则得益于花集中学的王根林老师。最近我从即将升入初二的侄女蓉蓉那里打听到王老师至今还在我的母校教书,一缕崇敬与感恩之情油然而生,且慢慢渗透融化于我一如寻常的文字中。细想想,母校一别,已有很多年未曾聆听到王老师富有磁性的温暖声音了。
  王老师,您当年担任年级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您中等身材,戴着眼镜,穿着一身西服谈吐不俗,举手投足之间,很有谦谦君子的风度,您原是上海下放知青,后落户扎根在安徽,几十年如一日,默默耕耘在三尺讲台上,为懵懂无知一片浑沌的乡村孩子们编织关于祖国、母亲和未来的绮丽梦想。您家也有几亩责任田,在教学之余,您还要为乡村妻子分担繁重的农活和家务。您还要定期进行家访,打着手电沿着乡间小路敲开一扇扇低矮的屋门。抽着父亲们的劣质香烟,拉拉家常,谈谈庄稼的收成和孩子们的学习。对于一些因贫困而面临辍学的孩子,您反复耐心地做家长的工作,有时还用自己微薄的薪水为班上的贫困生垫付学费。您慈爱的心灯,点亮了一座座贫穷的乡村小屋,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为了祖国明天的富强,您奉献了太多,而从来不求回报。
  王老师,,也许您的黑发已变得花白,条条皱纹也深刻在额际,然而您为人师表的风范,您儒雅风趣的谈笑和朗诵课文时温馨的声音,您谆谆的教诲,却随着岁月流逝而更加清晰和悦耳,并将永远滋润着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精灵般的文字,走向丰稔,走向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