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 最后的那一天 赏析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9 09:10:47

徐志摩的《最后的那一天》赏析

最后的那一天①

在春风不再回来的那一年,
在枯枝不再青条的那一天,
那时间天空再没有光照,
只黑蒙蒙的妖氛弥漫着
太阳,月亮,星光死去了的空间;
在一切标准推翻的那一天,
在一切价值重估的那时间:
暴露在最后审判的威灵中
一切的虚伪与虚荣与虚空:
赤裸裸的灵魂们匍匐在主的跟前;——
我爱,那时间你我再不必张皇,
更不须声诉,辨冤,再不必隐藏,——
你我的心,象一朵雪白的并蒂莲,
在爱的青梗上秀挺,欢欣,鲜妍,——
在主的跟前,爱是唯一的荣光。

①写作时间和发表报刊不详。

基督教经典《圣经·新约》中关于“末日审判”的假想性预言,尽管在缺乏“宗教
感”的我们国人看来未免虚幻可笑。但对富于“罪感文化”精神的西人和基督徒来说,
却实在非同小可。

基督教认为在“世界末日”到来之际,所有的世人,都要接受上帝的审判。《新约
·马太福音》中描绘审判的情景是:基督坐在荣耀的宝座上,万民都聚集在他面前,王
向右边的义人说,你们可来承受那创世以来为你们所预备的国;王向左边的人说,你们
要进入那为魔鬼和他的使者所预备的永火里去。也就是说,作恶者往永刑里去,虔敬为
善的好人则往永生里去。

徐志摩是现代作家中“西化”色彩极重的一位,他对西方文明的谙熟和倾心赞美认
同是不言自明的。在这首《最后的那一天》中,徐志摩正是借用了《圣经》中关于“末
日审判”的典故,用诗的语言和形式创造设置一个理想化的,想象出来的情境,寄托并
表达自己对纯洁美好而自由的爱情的向往和赞美。

第一节描绘出了“最后的那一天”所出现的黑暗恐怖的情景:春风不再回来,枯枝
也不再泛青,太阳、月亮、星星等发光体都失去了光芒,整个天空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