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民歌特点与代表作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08:55:40
介绍一下下,谢谢

广东民歌的基本概念
民歌是在民间世代广泛流传的歌曲,是最大众化的音乐形式,是大众口头创作的,并在流传中不断丰富着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很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人口和民族众多,所以民歌源远流长,浩如烟海.据统计,各地已采集到的民歌,数量总计超过三十万首.它们大都是在民歌流行地甚至全国家喻户晓的很有代表性的作品.广东民歌和全国其他地区民歌一样,早在远古时代,伴随着劳动而产生.1986年,在广东曲江石峡遗址出土的陶罐残件,上有五人手拉手起舞的生动场面,表明新石器末期广东先民在劳动之余有了最原始的歌舞.广东民歌流传区域主要包括珠江流域,广西东南部,海南大部分地区,北以南岭为界与湘赣歌区相邻.这里地处亚热带,珠江横贯东西,文化与海外交流较早,使用粤语方言.广东本土的各种民歌,由于各地语言,音乐曲调,生活风俗有别,形成了不同的民歌类型,如越讴,山歌,田歌,咸水歌,木鱼歌等.其中关于"讴"字,据汉《礼乐志》记载:"武帝定郊祀之礼,乃令乐府,采诗夜咏,有赵,代,秦,楚之讴."可见,"讴"是一种诗和歌相结合的民间文艺形式.广东民歌千姿百态,是远古文明发展在百越先民中与生活结合的传承,随着语言方音的发展繁衍,特别是粤语,潮语,客语几个方言支系语音,字调的反差,衍生成音调和结构形态相异的百十个不同的歌种,遍布岭南大地,闻名的有《落雨大》,《哩哩美》《卖杂货》,《唱春牛》等.

广东民歌具有浓郁的悲情色彩
与任何一个民族或地域的民歌一样,广东民歌再现了劳动人民的丰富情感,民歌中既有悲情的内容,也有欢快的情绪.但总体而言,以悲情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