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怎样睡觉更适宜身体健康些?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9:39:30

不少人睡眠醒来,觉得头昏眼花,腰酸背痛,疲惫不堪,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睡姿不当造成的。
仰卧是最常见的睡卧姿势。中医学称这种睡眠姿势为尸卧,
采用这种睡姿,身体和下肢只能固定在伸直部位,不能达到全身休息的目的。在腹腔内压力增高时,仰卧又容易使人产生胸闷、憋得慌的感觉。这样仰卧着,还会自觉不自觉地把手放在胸前,使心肺受压,容易做噩梦。

俯卧时,全身大部分重量压在肋骨和腹部,使胸部和横膈膜受压,影响呼吸,加重心脏负荷。俯卧还会增加腰椎弧度,导致脊椎后方的小关节受压。俯卧时,颈部向侧面扭转才能使头歪向一边,这样又很容易造成颈肌受损。

左侧卧时,双腿微曲,虽有利于身体放松,有助消除疲劳,但心脏位于胸腔内左右两肺之间而偏左,胃通向十二指肠、小肠通向大肠的出口都在左侧,所以左侧卧时不仅使心脏受到挤压,而且胃肠受到压迫,胃排空减慢。

中医学认为:正确的睡觉姿势应该是向右侧卧,微曲双腿。这样,心脏处于高位,不受压迫;肝脏处于低位,供血较好,有利新陈代谢;胃内食物借重力作用,朝十二指肠推进,可促进消化吸收。同时,全身处于放松状态,呼吸匀和,心跳减慢,大脑、心、肺、胃肠、肌肉、骨骼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氧气供给。

当然,对于一个健康人来说,大可不必过分拘泥自己的睡眠姿势,因为一夜之间,人往往不能保持一个固定的姿势睡到天明,绝大多数的人是在不断变换着睡觉的姿势,这样更有利于解除疲劳。

正常的睡眠既要有一定的时间,又要有较好的睡眠质量,睡眠质量好是指睡得很熟,不易被叫醒。这时全身骨骼的反射和紧张度大幅降低,脑血管舒张,脑血流量增多,脑细胞代谢旺盛,睡醒后可明显感到疲劳消失,脑力得到了恢复。这种高质量的睡眠状态应该占整个睡眠时间的七分之一左右。如果睡眠质量不高,睡眠的时间再长醒来以后仍然打不起精神,注意力仍得不到集中,疲劳没有消失,于健康无益。从睡眠时间上说,一般人每天应睡8小时左右,只有到了70至90岁时睡眠时间才应增加至9小时左右。女性老年人的睡眠时间应比男性更长一些,也就是说,年龄大了,睡眠时间不但不能减少,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高还应该延长。

睡觉时应以右侧睡眠为主,右侧睡眠姿势有利于人体器官的活动,如心脏不受压、有利于血液流动、减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