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理解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04:10:18

把大困难分成小困难,再一步一步解决小困难,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通过写一对父子爬山的事,告诉我们一个哲理,困难并不可怕,跨过去就是柳暗花明。

教学目标:
1、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2、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难点:
对杰利会有不同的看法,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为自己看法找到支撑,学会有理有据地说一段完整的话。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法,筛选信息法,合作探究法,引导质疑法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激发兴趣:
一提起我们童年的经历,同学们一定会眉飞色舞、滔滔不绝,有说不完的故事,诉不尽的喜悦。一次快乐的旅行,一场紧张的竞赛,一个特殊的生日聚会,都给我们留下了难忘而美好的回忆。今天,我们将和莫顿 享特一起去体验一次冒险、脱险的经历,共同去体会这次经历带给作者一生受用不尽的生活哲理。
二、 检查预习:
1、 开展查阅词典比赛,把全班学生分成三大组,每组分三个词,看哪个小组查得快,查得准,并板演在黑板上,比比哪个小组写工整而规范。
2、 集体订正,齐读两遍。
三、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各小组在预习的基础上推荐一名朗读水平最高的同学,和其它小组的同学进行课文的轮读之后,师生共同评价,评价的标准是“正确、流利、有感情”
2、 告诉学生记叙文阅读的方法,记叙的六要素进行信息的筛选。学生在文章中找出相应的信息作好圈点。
3、 抢答,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为复述故事作准备
抢答题为:(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2)故事发生在什么地点?
(3)爬悬崖的一共有几个孩子?其中有一个叫什么?
(4)故事发的的原因、经过、结果各是什么?
4、 总结抢答结果,让学生明白阅读文章时应抓关键词和关键句。
5、 小组竞赛进行语言训练,各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