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事是怎么记录的,项羽死的时候唱了一首歌怎么会知道,难道这个时候还有史官记录?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2 19:47:45

当然了。

史官制度在周朝已经变得相当完善,《周礼*春官》之“宗伯”属下即有大史、小史、内史、外史、御史等史官。史官的主要职责是记载君王或部落首领言行、官府军政大事,以及代拟命令和公文,同时负责对它们的管理。据姚名达从文字学角度的分析,以为史乃“秉笔执简之人”,相当于“现代之书记员”,所以“各种衙门皆有之”。史官秉笔执简的结果就是“书”。
五史分别指:大史、小史、内史、外史、御史。他们构成了一整套依靠典册执政的职官体系,包括主管全局的大史,辅佐大史的小史、负责内部官僚体系的内史,负责书写、对外颁布法令的外史、总体上而言,他们多是凭借深厚的文化知识积累得以在周政府中任职,属于政事性职官。《周礼·春官》中具体记载了各史的职能:“大史掌建邦之六典,…小史掌邦国之志,内史掌王之八枋之法,…外史掌书外令,掌四方之志,…御史掌邦国、都鄙、及万民之治令”。

就是啊,现在的那些历史也不知道都是谁记录的?会一直传到今天,我也很奇怪

一些历史中细节 故事 对话 靠见闻者口头传述 史官收集事故 载入书
也有很多是史官加入文学成分美化了 那些史书中的人物对话就是 取其大概意思 史官像写小说一样编了出来

历朝历代都是后朝为前朝修史,向民国的时候就为清朝修史<清史稿>,虽然没有完善,但是新中国依然在摘录.为了借鉴前人的治理经验.
史料的来源,也是根据前朝留下 的物证和民间传说,当然后朝的史学家要经过反复的求证和集体的商议才确定下来事实的真相.但是事物的相对论,没有绝对的正确的,

重复的一个问题?我把那篇文章最关键的几句话,足以回答这个问题。给你摘出来:

钱锺书《管锥编》引清代周亮工的话说:"垓下是何等时?虞姬死而子弟散,匹马逃亡,身迷大泽,亦何暇更作歌诗?即有作,亦谁闻之,而谁记之欤?

吾谓此数语者,无论事之有无,应是太史公(即司马迁)'笔补造化',代为传神。"这"笔补造化"四个字,太深刻了。我觉得读古书读到这个份上才真的读出了点味来。

试想,《史记》中如果没有这段抒情性的动人描绘,项羽还能在读者头脑中留有这么慷慨悲壮的印象么?

有史官记录或为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