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陪鲤对是什么意思?延展性强一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10:37:06

【唐】王勃《滕王阁序》:“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1]
指来日将接受父亲的教诲。他日:来日。趋庭:恭敬地快步走过庭前。
叨陪鲤对是《论语》中的一个典故,出自《论语·季氏》。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译文:陈亢问伯鱼:“你在老师那里听到过什么特别的教诲吗?”伯鱼回答说:“没有呀。有一次他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诗》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诗,就不懂得怎么说话。’我回去就学《诗》。又有一天,他又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礼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我回去就学礼。我就听到过这两件事。”陈亢回去高兴地说:“我提一个问题,得到三方面的收获,听了关于《诗》的启发,听了关于礼的启发,又听了君子不偏爱自己儿子的启发。”[2]
叨陪:惭愧地用以自比。鲤:孔鲤,字伯鱼,孔子之子。对:指庭对,有接受教诲之意。
无以言:说话没有依据。无以立:立身没有准则。
作为典故,“趋庭”“鲤对”“庭对”都指子女接受父亲的教诲;“庭训”多指父亲的教诲或培育。
孔鲤是孔子的独子。出生时,鲁哀公特送去一条大鲤鱼祝贺,孔子便给儿子起名孔鲤,字伯鱼。孔鲤比孔子先故,一生无建树,因为是圣人之子,故被宋徽宗封为“泗水候”,孔氏子孙尊为“二世祖”。孔伋(孔鲤之子)继承孔子的学说并有所发展,著《中庸》等儒家经典,被元帝封为“沂国述圣公”,孔氏子孙尊为“三世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