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事实行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9 18:32:49

定义:是指行为人不具有设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意图,但,依照法律规定能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

包括:无因管理行为、正当防卫行为、紧急避险行为。

也就是说:一件事,你自己不是想去做(没有去做的目的),但,你的某个行为(事实)也导致一定受法律的约束。

就把你照顾一个遗失的孩子,你对他照顾了,或者他有病你出钱医治他,当他父母找会他,你可以问他父母要会这钱(债务,是你的权利)

你的事实行为:就是照顾他,
法律后果:你有请求他父母给钱的权利
而在照顾他过程,你并不以日后的“债权”为目的

就民法而言,行为区分为民事行为和事实行为两大类。

所谓事实行为,是指行为人不具有设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意图,但依照法律的规定能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事实行为与民事行为的主要区别在于,1、事实行为完全不以意思表示为其必备要素,而民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必备要素;2、事实行为依法律规定直接产生法律后果,民事行为依据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的内容而发生效力;3、事实行为只有在行为人的客观行为符合法定构成要件时才发生法律规定的效果,民事行为的本质在于意思表示,而不在于事实构成;4、事实行为的构成不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而民事行为以行为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为生效条件。按照现行《民法通则》的规定,事实行为分别包括:无因管理行为、正当防卫行为、紧急避险行为以及侵权行为、违约行为、遗失物的拾得行为、埋藏物的发现行为等。

民事行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上位概念,包括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民事行为、可变更或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不包括侵权行为、违约行为、无因管理行为等事实行为。

事实行为和你的主观意志无关
比如你拣到钱了

是指行为人不具有设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意图,但,依照法律规定能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

包括:无因管理行为、正当防卫行为、紧急避险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