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资治通鉴》的一段,求解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20:10:13
这是韩瑗与来济的上书中的一段话,求以白话解释!

“……匹夫匹妇,犹相选择,况天子乎?皇后母仪万国,善恶由之,故嫫母辅佐皇帝,妲己倾覆殷王,《诗》云:‘赫赫宗周,褒姒灭之。’每览前古,常兴叹息,不谓今日尘黩圣代,作而不法,后嗣可观!愿陛下详之,无为后人所笑!使臣有益于国,葅醢之戮,臣之分也!昔吴王不用子胥之言而麋鹿游于姑苏。臣恐海内失望,荆棘生于阙庭,宗庙不血食,期有日矣。”
“……王者立后, 上法乾坤, 必择礼教名家, 幽闲令淑, 副四海之望, 称神只之意。是故周文造舟以迎太姒,而兴 关雎 之化,百姓蒙祚;孝成纵欲,以婢为后,使皇统亡绝,社稷倾沦。有周之隆既如彼,大汉之祸又如此,惟陛下详察……”

韩瑗又上奏疏劝谏道:“一般的夫妇,还要相互选择后再结合,何况天子呢?皇后乃是天下妇女的仪范,善恶由她而生,所以说嫫母辅佐黄帝;妲己倾覆殷朝,《诗经》说:‘赫赫有名的宗周,就灭在褒姒之手。’每次观览前朝史事,常会发出感慨,没想到今天圣明之世也会受到玷污。作事不依法度,后世将如何看呢!希望陛下再三考虑,不要让后人讥笑。假使臣下我的话有益于国家,即使被剁成肉酱,臣也死得其所!当年吴王不听伍子胥的话,结果吴都姑苏破败,麋鹿出没。臣下我担心陛下令海内之人失望,使宫廷长满荆棘,宗庙不能继续享有祭祀的情况,为期不远了!”
来济上表章劝谏说:“君主册立皇后,应该依据天地之理,必须选择名门礼教之家的淑女,幽雅娴静,贤淑美好,才可与人的厚望相副,也能称神灵的意图。所以说周文王造船迎接太姒,这才有《关雎》的教化,百姓承受福祚;汉成帝纵欲成性,以婢女为皇后,使皇统断绝,社稷倾覆。周代的隆盛是那样,汉代的祸患又是这样,希望陛下明察!”高宗对这些谏言都不予采纳。

不按照严格的翻译法则来翻,大致说一下意思:
平常的老百姓男女(结婚),还要互相选择(对象的好坏),更何况天子呢?皇后为天下女性同胞的首领与表率(母仪万国),天下女子,是从善是从恶(不贤)都跟随她的做法,故而嫫母这样品德贤淑的皇后可以辅佐黄帝成就大业,而妲己这样的妖后却败掉了商朝,《诗》上说:“堂堂一个大周朝,却因褒姒这样一个女子灭了。”每当看到这些前朝之事,常常使人感慨,想不到现在灰尘蒙蔽了圣上(这句话我猜的),作为不顺乎法度,王上的后代都会知道这件事!希望陛下详细思考这件事,不要被后人所耻笑!如果臣下的话对国家有好处,那么哪怕是被剁成肉酱,也是臣的本分所在!当初吴王不听从吴子胥的忠告而致使吴国被灭,姑苏城荒芜只余野兽之属。臣恐怕国内失去对圣上的信任,而致宫廷之内荆棘丛生,宗庙里再享受不到祭祀,恐怕为时不远了。”
“ 自来王者策立皇后,无不上合天地,一定选择 礼教名家,幽闲令淑(这八个字是形容女子出身好,有德等等),才能符合国中上下的希望,符合上神的心意。所以周文王(周朝)去造船隆重地欢迎太姒,所以才有像
关雎中所形容的恩爱,百姓也蒙受了赐福;(汉朝)孝成帝不理礼法,立一个婢女为后,结果皇脉断绝,国家也亡了。现在有周朝的隆盛为为例子,又有汉朝的祸端为例子,希望陛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