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消费法中的顾客权益(分析具体案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5:41:13
想请教高手分析个案例。

具体情况如下

今天在一水果店看见卖的葡萄比较便宜,但是不让挑。很多人站排买,轮到一人,那时候的葡萄比较不好。卖货的人不让挑,那人看葡萄不好,想跟卖主商量换点葡萄买,卖主没同意。于是那人还是买了。买货的人很慷慨,买了很多。但是到最后了,他的报复心理起作用了。他非要个整数的葡萄。但是葡萄都是一串一串的,根本不好凑整。卖家就说我不卖了。买货的人还非要买。于是两人就吵起来了。请问买卖双方谁有错。

1,卖家不让挑货有没有错。
2,买家非要凑整数有没有错。
3,卖家说不卖,是否错。

请举条款分析~

另外附加个问题,商场里打折促销的东西写的是没有三包。是不是欺骗消费者的权益呢?

此案例中消费者也是买卖合同的一方,既然是合同,那究其本质还是要意思自治,表示一致。而不能说强买强卖。

1,卖家不让挑货这当然是有错的。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悉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8,9,10条

2,凑整数——买卖合同中,买家提出的条件算苛刻,谈不上错。

3,买卖。当然要自愿公平。要约承诺任何一方不接受,导致合同不能成立,都谈不上错。但如果有嫌疑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导致合同不能成立则可能会构成缔约过失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