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个忙呵呵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9:13:28
中国精彩纷呈的民间技艺,除了刺绣,还有那些???
刺绣艺术历史悠久,它始于(),发展于(),盛于(),到了()代,传播到世界各地,深受世界人民喜爱.
()是要回答的

在我国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许多精彩纷呈、雅俗共赏的民族民间艺术,成为孕育中华民族一切文化的母体和源泉。但今天,一些民间艺术已经或正在处于绝迹的状态,谁来保护民间艺术?2002年底,首届中国民间艺术节在古城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间艺人和关注民间艺术发展的专家大声疾呼:“保护民间艺术我们都有份。”

民间艺术:花开?花落?

我国民间艺术流派纷呈,从绘画、书法、刺绣、雕刻、剪纸等,充分体现了5000年文明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透着喜庆和吉祥的大红剪纸、精巧细致的“蛋壳雕”、别出心裁的甲骨彩绘、灵韵别致的泥塑、金碧辉煌的铜刻、明快朴拙的木刻人像、清新简洁的蓝印花布、古老神秘的纳西族“东巴”……

2002年12月4日到8日,在首届中国民间艺术节的会场上,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间艺术精品争奇斗艳,恍若一朵朵清新质朴的山花盛开在冬意渐浓的古城南京,令驻足欣赏的南京市民啧啧称奇,在冷雨中也久久不愿离去。

花开花落是自然规律,民间艺术形式的此消彼长也是发展的一种常态。但更多的民间艺术之所以消失或行将消失是因为遇到了后继无人或缺少经费等难题。这就是人为因素,说到底是保护意识问题。“因保护不力导致‘花落’,岂不痛哉!”

民间艺术:全球化?民族化?

当今世界,在经济一体化的滚滚潮流中,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也在“提速”。“流行文化无国界”的认识已经被更多的人们所接受,所以当“韩流”、“日流”在我国青年人中大行其道时,国人并没有表现出多少惊诧。但是,民间艺术是否也能如流行文化那般踏上全球化的“车道”或者说应该踏上全球化的“车道”呢?答案并非一致,准确地说持否定态度的人居多。

民间艺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无意识地成为传承历史的重要载体。像藏族民间说唱史诗《格萨尔王》、云南纳西族的“东巴”文,就是直接以民间艺术的形式记载历史。另外,像江苏南通的蓝印花布、贵州的蜡染,本身就是印染工艺的“活化石”,在科技、文化、民俗、美术史的研究方面有重要价值。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民间工艺委员会副主任李锦路说:“从文化欣赏的角度来说,民间的就是民族的,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但是从文化特性与保护的层面上看,民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