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门四学子是谁?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05:35:05

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的并称。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主持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在当时的作家中间享有巨大的声誉,一时与之交游或接受他的指导者甚多,黄、秦、晁、张四人都曾得到他的培养、奖掖和荐拔。

在苏轼的众多门生和崇拜者中,他最欣赏和重视这四个人。最先将他们的名字并提和加以宣传的就是苏轼本人。他说:“如黄庭坚鲁直、晁补之无咎、秦观太虚、张耒文潜之流,皆世未之知,而轼独先知。”(《答李昭□书》)由于苏轼的推誉,四人很快名满天下。

《宋史•文苑(六)黄庭坚传》记载:“(黄庭坚)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天下称为四学士。”

不过“苏门四学士”这一称号只是表明这四位作家得到过苏轼的垂青和指导,接受过他的文学影响,而并不意味着他们或他们与苏轼可以统称为一个文学流派。实际上四学士造诣各异,受苏轼影响的程度有差别,文学风格也大不相同。比如黄庭坚的诗自创流派,与苏轼并称苏黄;秦观的主要成就在词,但是他的词却不走苏轼的路子,作品内容多写抒情,亦有感伤身世之作。风调婉约清丽,辞情兼胜。

一 “后四学士”仅见韩《涧泉日记》

韩膞《涧泉日记》卷上云:“廖正一明略、李格非文叔、李禧膺仲、董荣武子,时号后四学士。明略有《竹林集》,文叔有《济北集》,膺仲、武子文集未之见也。”我对这一记载一向颇为怀疑。宋人有关苏门四学士或六君子的记载很多,为什么关于苏门后四学士的记载仅见于此呢?李格非为李清照之父,宋人记载也很多,为什么只有此书说他属苏门后四学士呢?李禧,《宋史》无传,仅存诗一首,见孙绍远《声画集》卷8,这就是《题自画芦雁》:“晚来无事理扁舟,唤起骚人漫浪愁。过眼飞鸿三两字,淡烟寒日获花秋。”董荣,《宋史》亦无传,未留下任何作品。晁补之云:“东平董耘武子,年少、以孝闻。”此董耘是否即后四学士之董荣,也很难肯定。至于李禧、董荣(耘)与苏轼的关系,也没有什么资料。苏轼门人除四学士、六君子外还很多,其中不少还有集传世,谓李格非、廖正一属苏门后四学士还可理解,为什么会把李禧、董荣这样不见诸经传的人物与李、廖一起列入苏门后学士呢?

但韩膞为南宋著名文人,所记不可轻易否定。膞(1159——1224)字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