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脑构成和历史的问题.(急!!!!!!!!!!!!!!!!!!!)(对了再追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0:54:18
1、我过从( )年开始了电子计算机的科研和数学工作?
2、( )年,每秒运算1亿次的“银河”巨型计算机在中国国防科技大学问世。
3、( )年,每秒运算10亿次的“银河Ⅱ”巨型计算机又在中国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
4、( )年,每秒运算100亿次的“银河Ⅱ”研制成功。
5、计算机系统有( )和( )两个部分组成。
6、根据冯.诺依曼思想,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分为( )、( )、( )、( )、( )等五部分组成。
7、计算机的特点是( )、( )、( )、( )、( )等。
————————————————————————————————
先给50分,好了再追加50!!!
那个第四题是"银河Ⅲ"

1、我过从(1956)年开始了电子计算机的科研和数学工作?
2、(1983)年,每秒运算1亿次的“银河”巨型计算机在中国国防科技大学问世。
3、(1992)年,每秒运算10亿次的“银河Ⅱ”巨型计算机又在中国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
4、(1997)年,每秒运算100亿次的“银河Ⅲ”研制成功。
5、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个部分组成。
6、根据冯.诺依曼思想,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分为(输入设备)、(存储设备)、(运算器)、(控制器)、(输出设备)等五部分组成。
7、计算机的特点是(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存储容量大)、(具有逻辑判断功能)、(自动化程度高,通用性强)等。

答案:
1.1956年
2. 1983年
3.1993年
5.硬件系统,软件系统
6.主要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7.运算速度快 ,精确度高 ,具有记忆功能,逻辑判断功能,具有自动运行能力。
你的第4题不对吧,1997年“银河III”研制成功,每秒运算130亿次.

1、我过从( 1957)年开始了电子计算机的科研和数学工作?
2、(1983 12.22 )年,每秒运算1亿次的“银河”巨型计算机在中国国防科技大学问世
3、(1993 )年,每秒运算10亿次的“银河Ⅱ”巨型计算机又在中国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
4、(1997年6月 )年,每秒运算100亿次的“银河Ⅱ”研制成功。
5、计算机系统有(硬件 )和(软件 )两个部分组成
6、根据冯.诺依曼思想,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分为( 输入设备)、( 存储设备)、( 运算器)、(控制器 )、( 输出设备)等五部分组成。
7、计算机的特点是( 处理速度块)、(计算精度高 )、(存储容量大 )、(可靠性高 )、( 工作全自动)(应用领域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