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丹经慵读,道不在书;...”的解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5 00:06:00
丹经慵读,道不在书;

藏教慵览,道之皮肤;

至道之要,贵乎清虚;

何谓清虚?终日如愚。

有诗慵吟,句外肠枯;

有琴慵弹,弦外韵孤;

有酒慵饮,醉外江湖;

有棋慵弈,意外干弋;

慵观溪山,内有画图;

慵对风月,内有蓬壶;

慵陪世事,内有田庐;

慵问寒暑,内有神都。

松枯石烂,我常如如,

谓之慵庵,不亦可乎?

林语堂,那是我非常崇拜的一位大师.年轻时曾摘抄过不少林老先生的语录.去年去长沙岳鹿书院游玩,又买到一本台湾编的<林语堂作品精选>,成了枕边常备之物.每每睡前读一段,如同听一位先哲在面前讲学,娓娓道来,如春雨清风,丝丝沁心润肺,另我欣然沉醉.老先生一生著作等身,然而最令我崇拜的,是他那种处世恬静的心地和乐天旷达的生活理念.老先生在<悠闲生活的崇尚>一文中曾提到一个叫白玉蟾的诗人,很赞赏他的处世哲学.并把他在自己命名为"慵庵"的书房题诗全文录下,那诗是这样的: 丹经慵读,道不在书, 藏教慵览,道之皮肤. 至道之要,贵乎清虚; 何谓清虚?终日如愚. 有诗慵吟,句外肠枯; 有琴慵弹,弦外韵孤; 有酒慵饮,醉外江湖; 有棋慵弈,意外干戈, 慵观溪山,内有画图; 慵对风月,内有蓬壶; 慵陪事世,内有田庐; 慵问寒暑,内有神都; 松枯石烂,我常如如; 谓之慵庵,不亦可乎? "丹经慵读,道不在书",道在何出?道在感悟!这里的"慵"是表面现象.是一种逍遥悠闲的处世态度.但这钟逍遥悠闲又是建立在对人生有着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的,一种非常难以达到的境界.读过<红楼梦>的都难忘那首<好了歌>:"世人都说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说神仙好,惟有金钱忘不了,生前只恨聚无多,生死又随人去了."现实生活中,名利的诱惑,感情的纠纷,职场的竞争,,,,,,,这大千世界的繁杂和浮躁让你一分钟都不得休闲,有不少人连做梦都想着怎么挣钱怎么竞争,一天到晚被各种欲望所累.可见,真正让你的心悠闲一下并不是那么简单.是需要对个人性情加以陶冶才能达到的一种人生的层次. 林老先生说:"如果一个人真的要享受人生,人生是尽够他享受的.一般人不能领略这尘世生活的乐趣,那是因为他并不深爱人生,因为各种欲望把生活弄的平凡,刻板而无聊."还说:"中国人之爱悠闲,有着很多交织的原因.中国人的性情,是经过了文学的熏陶和哲学的认可的.这种爱悠闲的性情由于酷爱人生而产生,并受了历代浪漫文学潜流的激荡." 他在<生活的艺术>中进一步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中国文化的最高理想人物,是一个对人生有一种建于明慧悟性上的达观者.这种达观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