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柿子不涩?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20:19:54

柿子由于含有大量可溶性丹宁物质,涩味甚浓,故一般需经人工脱涩后再食用。今简介人工脱涩五法:

一、温水浸泡法:把采收的涩柿浸泡在清洁的温水中,水温及浸泡时间应根据采收时柿子的成熟度而定。若采收的青果(皮绿色),水温以35~40℃,浸泡18小时以上方可脱涩;若采收黄熟期(果皮黄色),水温应保持在20~25℃,浸泡15~16小时即可脱涩味。这样脱涩的柿子应随脱涩随食用或销售,不宜久存,因它易腐烂。

二、石灰水脱涩法:把刚采下的柿子浸泡在3%的石灰水中,一般2~3天即可脱涩。此法脱涩果肉鲜脆可口。

三、闷热脱涩法:将采下的柿子装入密闭的容器内,置于20~25℃条件下,一般经3~5天,即可脱涩。

四、水果混装脱涩法:把收采的涩柿子与少量的苹果、梨、山楂等果实混装于密闭容器中,室温下放4~7天即可脱涩。

五、酒精脱涩法:把收下的涩柿子分层装入能密闭的容器内,每层柿子果面均匀喷洒一定量的35%的酒精或好些白酒(一般1公斤柿子用10毫升左右的35%酒精),装满柿子后密封,在18~20℃条件下经5~6天即可脱涩。用于柿子脱涩的酒精中加入适量的醋酸乙酯(每升955酒精加入33克醋酸乙酯)脱涩效果更佳。

柿子为什么带有涩味呢?原来,柿子里含有大量的可溶性单宁质(鞣酸),单宁质有很强的收敛性,它能刺激口腔里的触觉神经末梢产生兴奋,而有“涩”的感觉。这种涩并不是一种味觉,因为口腔粘膜上面没长味蕾,只是柿子里的单宁质刺激了口腔粘膜上面的神经末梢,从而产生兴奋,再传到大脑以后产生了感觉。

要使柿子不涩,需要进行脱涩处理。把果实里的可溶性单宁质改变为不溶性的单宁质,它就难以接触到神经末梢,不会产生兴奋,你也就觉不出涩来了。怎样才能改变单宁质的性质呢?让柿子同空气隔绝,使它无法进行正常呼吸,只有细胞内的呼吸作用,由此就分解了果实里的一部分糖分,产生了二氧化碳和酒精,这种化学变化,就会促使单宁质变为不溶性的物质。

民间用的脱涩方法:把柿子浸在冷石灰浆水里,三天过后,就能脱涩。把柿子放进缸里,缸的四周用稻草包扎保温,然后倒进45摄氏度左右的温水,把柿子泡在水里,缸盖上覆盖稻草,一天就能脱涩了。少量的柿子,把它埋在米里,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