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简述会计职业道德国内外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23:11:44
不要求字数,150左右就行。思路清晰,请尽量用自己的话来完成。
只要说明意思就OK了啦
我加分的,绝对不少于30分 就怕没人回答我

我国的会计国际化进程起步于市场经济体制提出的上世纪90年代初期,20年来,会计界一直致力于会计的国际化工作。
从改革的内容和力度看,大致经历了三个重要事件:
一是财政部1992年底颁布并于次年实施的“两则两制”迈出了我国会计国际化的步伐;
二是财政部2001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使我国的会计与国际会计惯例得到了进一步协调;
三是财政部2006年发布的“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被一些人士认为是我国会计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实质性“趋同”。   

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和实施确实是我国会计走向国际化的实质性举措,但由此而认为我国会计已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趋同”,则未免言过其实。因为会计国际化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具有任务的艰巨性、内容的复杂性和时间的漫长性等特点。如果达到了实质性“趋同”,则意味着这个过程的结束,会计的国际化发展趋势也就不复存在。从另一个角度看,即使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完全一致了,也不能认为是实现了趋同,因为会计国际化的内容绝不仅仅是“会计准则”这一会计核算标准,它还包括会计管理体制、会计市场体系、会计教育体系等。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成立30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会计国际化的进程,世纪之交,IASC改组为IASB后,加快了这一进程。而我国外向型经济模式的显现,也正是从这个时候(2001年加入WTO)开始。因此,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并逐步成为资本输出国、会计信息的国际“商业语言”功能日益强大的背景下,会计国际化仍然是会计学科发展的基本趋势。   
围绕这一趋势,当前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是:
一是新经济环境下我国会计国际化的指导思想;
二是我国会计国际化的主要障碍及消除对策;
三是如何在会计国际化进程中发挥我国的作用;四是会计国际化与中国会计特色的关系等。

目前,国内外的会计的职业道德形势严峻,大家记得朱镕基总理到国家会计学院视察期间的题词:不要做假帐。尤其说明了这一点。不可否认地说处于经济领域风口浪尖的会计职业道德的缺失极大地阻碍着国家经济甚至世界经济的健康运行,可以设想,会计数据作为国家或企业的经济运作最基本的数据,如果因为会计职业道德的缺失而形成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