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空燃比控制在14.7:1附近?是否发动机所有工况都控制?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12:40:39

为使废气催化率达到最佳(90%以上),必然在发动机排气管中安装氧传感器并实现闭环控制,其工作原理是氧传感器将测得废气中氧的浓度,转换成电信号后发送给ECU,使发动机的空燃比控制在一个狭小的、接近理想的区域内(14.7:1),若空燃比大时,虽然CO和HC的转化率略有提高,但NOx的转化率急剧下降为20%,因此必须保证最佳的空燃比.
实现最佳的空燃比,关键是要保证氧传感器工作正常。如果燃油中含铅、硅就会造成氧传感器中毒。此外使用不当,还会造成氧传感器积碳、陶瓷碎裂、加热器电阻丝烧断、内部线路断脱等故障。氧传感器的失效会导致空燃比失准,排气状况恶化,催化转化器效率降低,长时间会使催化转化器的使用寿命降低。

1.根据空气流量计测出空气质量。
2.根据当时引擎转速,算出每缸进气质量流量。
3.测量此工况下各种传感器的信号。比如节气门位置变化率,推断出是加速还是减速,由此对喷油脉冲进行修正;电瓶电量会对喷油器的无效喷射时间和油泵流量特性修正;冷却液温度,空气温度与油气的蒸发有关,影响混合气的形成,根据不同温度进行修正。
此修正值与曲线通过标定试验获得,并由此算出理论喷油质量。
4.根据喷油器标定数据算出喷油时间。

并不是所有时候空然比都是14.7:1。比如启动时,由于温度低,混合气挥发性差,会增加喷油量(开环控制)。当引擎大负荷运转时,ECU根据实际喷油量,由节气门开启角度决定加浓为正常喷油量的10%-30%

楼上所说的是空然比的反馈与修正,并不是决定性的。它是靠氧传感器测得混合起浓度并进行修正,浓的话减少喷油量,稀的话增加喷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