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尊是怎么形成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0:25:20
为什么每个人多多少少的都有自尊?连乞丐都有。

尊重自己,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不容许别人侮辱和歧视的心理状态。具有自尊心的人,能够积极履行个人对社会和他人应尽的义务,为人处世光明磊落,对工作有强烈责任心;在学习方面,能够发扬自觉、勤奋、刻苦的精神。
要问为什么,因为自尊是每个人的权利

有思维、有意识,就有自尊

理学家认为,自尊是通过社会比较形成的。我们每个人都有了解自己的需要,都需要知道自己在团体和社会中所处的位置,从而体会自身的价值。有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某些客观的参照标准来了解,如,我们可以通过血压、脉搏、体温等可观察指标来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但是,大多数时候,我们没有这种可供参照的客观标准,而只能通过与他人比较才能估价自己,如,我们无法通过自己的身高、体重来估计自己的高矮、胖瘦,一个身高一米八的人是高还是矮,我们无法回答,因为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可以参照,在美国,这个人可能只是个中等个,可是在日本,这个人可能就是个高个。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是,恐怕大多数大学新生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在高中时,他们每个人都是最聪明的,可是上了大学后,他们却发现,他们原来并不是那么出类拔萃,只不过是平常人而已。

只有比较才有自尊,没有比较就没有自尊。一般来说,社会比较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与比自己强或好的人比较,我们通常称为上行比较;另一种是与比我们弱或差的人比较,我们通常称为下行比较。人们常常认为,与比自己强的人比较会产生嫉妒、敌意、挫折等消极的情感体验,而与比自己差的人比较则会产生优越、满足、幸福等积极的情感体验。其实不然,无论是与比自己强的人比较,还是与比自己差的人比较,都不必然导致积极的或消极的效果,究竟会产生哪种效果还取决于具体的情境。

在与比自己强的人比较中,如果比较目标与自己关系密切,或同属一类,那么会产生积极效果。如,有的人常常在众人面前说自己认识某位知名人物,或说某位名人与自己是同学或朋友,等等,以此来提高自尊。这种现象,在心理学里我们通常称之为辐射效应,即比较目标的优良品质会辐射到自己身上,从而激发积极的情感体验。
在与比自己差的人比较中也同样存在这样两种情况,只是效果正好相反。如果比较目标与自己关系密切,或同属一类,那么会产生辐射效应,即对方的不良品质会辐射到自己身上,从而降低自尊;如果比较目标与自己关系疏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