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素质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03:40:17
基督教说神爱世人,因此教会里营造和睦爱人的气氛,让心灵脆弱的教徒,感觉到有若母鸡翼下的小鸡,既安全又温暖。因此教徒对神极其崇拜,把他所获得的心灵滋润,归功于神对他的眷顾,因而不断向神祈祷,以致一些教徒心生迷幻,认为是神迹。

如此的宗教信仰,其信仰素质是相对低劣的。因为信徒对神的崇拜,是基于他得到教会里信众们所给他的爱护和帮助,让他感受到温情和信心。简单地说,教会的信仰是基于‘施与受’,当心灵贫瘠干涸的一方得到爱的布施,信徒们的心灵确实是滋润了,信心也确立了,但教徒们的心灵素质和健康,并没提高多少,这和乞丐得到富豪的物质布施而感恩差不多,所出现的感恩心一般来说不会持续太久。这就是为何连特雷莎修女都出现信仰危机的很好解释。

许多人都说宗教信仰是一种心灵寄托,把心灵‘寄托’在宗教上,心灵素质就有所改善了?像基督教徒的宗教信仰,一般上都不是很长久,当教徒因生活阅历、经济状况、心理素质等有所改善后,他们的宗教信仰都相对的减低了。

真正的宗教信仰必须能够助长心灵的成长、心灵素质的改善,使信徒们超越世俗和物质的依赖,而让人际关系趋向和睦平和,淡化一却人为的约束和手段。

佛教基本上是朝向这方面的,但基督教却似乎背道而驰。这也解释了为何基督教的历史为何充满了血腥。

诸位的见解如何?

楼主讲得真好!太棒了!无话可说。

【林后4:3】 如果我们的福音蒙蔽,就是蒙蔽在灭亡的人身上。
【林后4:4】 此等不信之人,被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不叫基督荣耀福音的光照着他们。基督本是神的像。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性格特点,不同的宗教也有自己发展的源泉和方法。

不同的人需要不同的宗教。信佛的人不想信基督,很正常,因为思维方法不一样。信基督的不信佛教,也很正常,因为生活习惯不一样。

就如同苹果和香蕉都是水果,都能给人带来维生素来调养身体。不必苛求个人和宗教,因为都有自己的需求和市场

佛教和基督教产生的出发点不一样,发展路线也不一样,非要一个代替另外一个是没有必要的,也是不切实际的,就目前来讲,因为双方目前都有积极的因素,只是途径不一样,所以没有绝对的可比性。

至于最后谁更符合人类的需要,那要看谁更适合人类的发展。

主耶稣用粉饰的坟墓来形容那假冒为善的人生,真是最适宜不过的。我们的主是最圣洁真实的。他看不惯这种伪善的人生。他不能容忍这种欺神欺人的事情。他恨恶这种假冒伪善的罪。比恨任何种罪恶更甚,因此他毫不留情的严厉斥责那些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并且向他们宣布神的咒诅,希望他们知罪悔改。可惜那些犯罪成性的人不但不接受他的责备和警戒,反倒恨他、害他、群起而把他置于死地。

主耶稣既是这样恨恶假冒为善的罪,这样严厉责备那些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今日作他门徒的人当然要事事真诚,内外如一了。谁想大多数称为基督徒的人竟完全步了那些文士和法利赛人的后尘。看看今日一般教会的领袖,一般传道人,一般基督徒,那种心口不一,那种假冒为善,与当日主耶稣所责备的文士和法利赛人相比,可说形影毕肖,毫无差异,不用提那些根本未曾真实悔改未曾真实信主的“教徒”们,就连那些实在得了重生的基督徒,又有几个不是只注重小事,却轻忽了大事,只注重外表,却轻忽了内心,只注重一点外面的敬拜仪式,和财物的奉献,却轻忽了神所要的美德呢?许多基督徒聚会很勤,献金很多。为教会的事工也很费心费力,但他们的人生中却有很多被神憎恶的事。许多基督徒坐在礼拜堂中的时候,看着十分虔诚,开口讲起道来,也很娓娓动听,如果你只根据这些外面的事来评断他们,你一定说他们是最好的基督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