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出来的豆腐要比原来的黄豆多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00:55:15
最近在家里喝豆浆,大家一起聊天,爸爸说传说诸葛亮是不吃豆腐的,是因为用一定量的黄豆打出来的豆腐总要比原始黄豆的重量多半斤,诸葛亮认为这多出来的半斤东西不明不白,所以不吃豆腐。
虽然爸爸说诸葛亮的故事只是个故事,但是爸爸说这也是个事实,比如五斤黄豆打豆腐,除去这个过程中所有用水,打出来的豆腐总有五斤半。
有没有那位达人知道这其中原因呢?

那是因为做豆腐时有个过程叫“点卤”,点卤用盐卤或石膏,盐卤主要含氯化镁,石膏是硫酸钙,也就是要加入这些东西 才能做出豆腐的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打出来的豆腐要比原来的黄豆多”了吧。

我顺便和你说说做豆腐的全过程吧:
黄豆浸在水里,泡胀变软后,在石磨盘里磨成豆浆,再滤去豆渣,煮开。这时候,黄豆里的蛋白质团粒被水簇拥着不停地运动,仿佛在豆浆桶里跳起了集体舞,聚不到一块儿,形成了"胶体"溶液。 要使胶体溶液变成豆腐,必须点卤。点卤用盐卤或石膏,盐卤主要含氯化镁,石膏是硫酸钙,它们能使分散的蛋白质团粒很快地聚集到一块儿,成了白花花的豆腐脑。再挤出水分,豆腐脑就变成了豆腐。豆腐、豆腐脑都是即营养又可口蛋白质。
懂了吧? 呵呵

呵呵,多出来的当然是水了。如果你是北方人吃过冻豆腐就一定知道,豆腐一冻就变得全是孔。那是因为水结成冰体积小了。

呵呵,多出来的当然是水了。如果你是北方人吃过冻豆腐就一定知道,豆腐一冻就变得全是孔。那是因为水结成冰体积小了。还有,五斤黄豆出五斤半豆腐是不可能的,那样卖豆腐的赔死了。能出十斤豆腐也不多。我爷爷说一斤黄豆能出四五斤豆腐呢!

我知道,他们卖的全是水,我爸说过也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