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括纸上谈兵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16:53:21
“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中“善”的解释;
“秦悉坑之”中“坑”的解释;
“以天下莫能当”的翻译;
“而括易言之”的翻译;
“使赵不将括则已”的翻译;
“易置军吏”的翻译。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
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谈论兵事,认为天下没有比得上他的。曾经和他的父亲赵奢谈论兵事,赵奢都难不倒他,但是并不称赞他。赵括的母亲问赵奢其中的原因,赵奢曰∶“打仗,是生死攸关的地方,而赵括太轻率的讨论它了。如果赵王不让他当将军就罢了,如果一定要让他当将军,打败赵军的人一定是赵括自己。”
赵括代替了廉颇以后,全部变更了军法,轻率的任用军官。秦国的将军白起听说以后,指挥奇兵,假装打败撤退,而断绝赵军的粮道,把赵军一分为二,赵军士气不能统一。被困四十多天,赵军非常饥饿,赵括亲自指挥精兵博战,秦军用箭射死了赵括。
赵括的军队大败,数十万赵军投降了秦国,秦国全部将它们活埋了。

“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中“善”的解释:称赞
“秦悉坑之”中“坑”的解释:活埋
“以天下莫能当”的翻译:认为天下没有比得上他(赵括)的。
“而括易言之”的翻译:而赵括太轻率的讨论它。
“使赵不将括则已”的翻译:如果赵王不让他当将军就罢了。
“易置军吏”的翻译:轻率的任用军官。

赵括从小时候起学习兵法,谈论战争,认为天下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曾经与他的父亲赵奢谈论战争,赵奢无法难倒他,但是不说(他)优秀。赵括的母亲问赵奢这件事的原因,赵奢说:“战争,是(事关生死)的境地,但赵括把它说得很轻易。赵国不让赵括当将军就算了,如果一定让他当将军,使赵军失败的一定是赵括。”等到赵括将要带兵出发,他的母亲上书对大王说:“赵括不能当将军。”。。。赵括已经代替廉颇,换了全身衣服,调换军中官吏。秦国将军白起听说这件事,巧妙派遣军队,假装战败逃亡,却(暗中)断绝赵军的运粮通道,切断赵国军队为二部分,(赵军)士兵军心动摇。四十多天后,赵军士兵饥饿,赵括带领精兵在博(与秦军)交战,秦军射死了赵括。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