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子过涸溪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22:46:50
有盲子道涸溪。桥上失坠,两手攀楯,兢兢握固,自分失手必坠深渊矣。过者告曰:“毋怖,第放下即实地也。”盲子不信,握楯长号。久之,力惫,失手坠地。乃自哂曰:“嘻!早知即实地,何久自苦耶!”
夫大道甚夷。沈空守寂,执一隅以自矜严者,视此省哉!
解释:
有盲子道涸溪,道:( )
翻译:
毋怖,第放下即实地也。( )
久之,力惫,失手坠地。( )
回答:
盲人自哂曰:“嘻!早知即实地,何久自苦耶!” 句末用了什么句式?
( )
读完了这则寓言,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1.有盲子道涸溪
道:取道,经过

2.毋怖,第放下即实地也。
翻译:不要害怕,只管放手,下面就是坚实的土地了。

3.久之,力惫,失手坠地。
翻译:过了很久,(他)筋疲力尽,一松手就掉到了地上.

4.盲人自哂曰:“嘻!早知即实地,何久自苦耶!
句末用了什么句式?
(反问句 )

5.【启示】
①要勇敢尝试,不要被自己凭空设想的困难所吓倒。
②走出思维定势,战胜自己。
③不要固执己见,要善于听从别人的意见。

有盲子道涸溪,道:( 过)

翻译:
毋怖,第放下即实地也。( 别害怕,只管放开手,下面就是实地了。 )
久之,力惫,失手坠地。( 过了好一会,力气渐渐没了,便失手坠落到了地上。 )

盲人自哂曰:“嘻!早知即实地,何久自苦耶!” 句末用了什么句式?
( 感叹反问形式 )

启示  ①要敢于尝试,不要被自己凭空设想的困难所吓倒。
  ②走出思维的局限,战胜自己,才能获胜。
  ③不要固执己见,要善于听从别人的意见
内容理解 
 对“盲子”来说,桥下可能是深渊,可能是激流,桥有多高,水有多深、多宽、多急,这些他一无所知,而且因为眼盲在他坠下之前也永远不可能知道。然而,与其说盲子是因为对桥下一无所知而恐惧,不如说他是怕自己掉下去性命不保。盲子到底还是害怕“死”这一事物本身
  在文中有两个通假字:
  (1)“已”同“矣”
  (2)“蚤”同“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