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子》第二章的两个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3 02:36:03
一、“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我们都知道“美”和“丑”是一对反义词,“善”与“恶”是一对反义词,为什么这里要用“美”和“恶”相对,而“善”找不到合适的词跟它相对,索性用了个“不善”?

二、“音声相和”的“音”和“声”分别是什么意思?我们都知道,“有无”“难易”“长短”“高下”“前后”都是明显的相互对立的词,而“音声”为什么会出现这里呢?看上去它们两个之间并不像其它几对词一样具有明显的辨证关系。

请引出比较有权威的根据,谢谢。

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
天下的人都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美的时候,丑就出来了;天下的人都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善的时候,恶就产生了。
所以,有了“有”,才产生“无”,有了“无”,才产生“有”,“有”和“无”是互相对立而产生。有了困难,才懂得容易,感到容易,才知道困难。困难和容易是相互矛盾而促成的。长和短,是互相比较才能够体现;高和下,互相对照才有了分别;音和声,由于对立才显得和谐动听;前和后,彼此排列才有顺序。
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自然法则来对待世事,警戒自己,他不是用空洞的语言来教训别人。这就像天地一样让万物按照自然发展而生长,他滋养了万物并且不横加干涉,抚育了万物而不自夸自傲,万物靠它生长但它并不据为己有。它为世间万物立下显著功勋却不自局其功。正因为他不居功自傲,所以他的功绩就不会失去。

大意:
本章指出世间一切事物都有其对立面,由此引申出“无为”的重要,它能使人获得永久的成功,刻意的追求和占有,结果只能是失去。

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