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失掉自信力了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14:52:53
课文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这一类的人们”,在上世纪30年代,“有确信,不自欺”,“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中”。在今天,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呢?试写片断作文,作一番介绍

“他们没有任何理由不自信,中国正在逐步走向富强。”在中共十七大闭幕之际,很多海外媒体通过连日观察得出这样的结论。正像21日路透社报道十七大闭幕式时所言,这种“自信”情绪恰似“秋日阳光”。英国广播公司(BBC)则说,中共十七大向人们传递了“相信我,一切都会更好”的信息(10月22日《南方日报》)。

就在进京参会前,广东代表接到代表团一份通知,要求代表克服以往“躲”的心理,主动接受境外媒体采访。十七大期间,每天都有地方代表团举行“开放日”活动,面对中外记者的提问,各代表都侃侃而谈。花絮传递出一个重要信息,那就是自信的代表、自信的政党、自信的国家正阔步而来。

受儒家思想长期熏陶的国人,更注重的是内涵,更崇尚的是务实,这在某种程度上给外人一个定式,那就是国人大多不自信。正如鲁迅先生所发问:“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其实,中国人从来没有失掉自信,尤其在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功的今天,正如外媒所说,中国人没有理由不自信。

这种自信,首先源于国力的迅速增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有的逾来逾重的份额,似乎不必多说。就以经济增长的基础——科技而言,中国也逐步呈现出后发优势。十七大前,科技部提交了中国科技实力报告。报告显示,目前,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约为3500万人,居世界第一位;2006年中国研究开发人员总量为142万人,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2位;2006年,全社会科技支出经费总额4500亿元,全社会研究开发支出总额3003.1亿元,居世界第5位。数据表明,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科技人力资源大国。

这种自信,还源于在国际舞台地位的提升。在诸多外交问题上,中国人一次次站起了腰杆,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发出中国的声音。十七大以来,国外媒体的集中关注,就说明了一点,那就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力量越来越强大,作用越来越突出,国际社会需要从十七大中分析中国,并判断中国对未来世界的影响。

这种自信,更源于百姓的支持。正如新加坡《联合早报》所说,近30年,中国的成功之处,在于着重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民生,业然已经成为如今中国最流行的词。在十七大上,无论是国家领导人,还是普通代表,都提出了大量民生话题,关注民生,已成为各级政府的执政理念。可以说,中国百姓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享受到如此多的改革成果,沐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