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乙”“文丁”等是商朝帝王的名字,还是他们谥号、庙号之类的东西?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06:08:58

不是谥号、庙号,应该是名字一类的称呼。
简单一点看,谥号一般是X帝,庙号是X祖或X宗。

不是谥号、也不是庙号。详解如下:
夏商时代的王没有谥号,往往直呼其名,他们的称呼多数用干支,例如太甲、孔甲、盘庚、帝辛,这究竟是排行还是出生年份,现在也众说纷纭,我们还是不要去管他。谥号是周朝开始有的,但周文王、周武王不是谥号,是自称,周昭王、周穆王开始才是谥号。

所谓谥号,就是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的评价,算是盖棺定论吧。象文、武、明、睿、康、景、庄、宣、懿都是好字眼,惠帝都是些平庸的,如汉惠帝、晋惠帝都是没什么能力的,质帝、冲帝、少帝往往是幼年即位而且早死的,厉、灵、炀都含有否定的意思,哀、思也不是好词,但还有点同情的意味,如果末帝、献帝、顺帝,那就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嘲笑了。另外孙权是个特例,他的谥号是大帝,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

谥号是周开始的,除了天子,诸侯、大臣也有谥号,但我这里是专讲皇帝天子的。秦始皇认为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于是废了谥号,从他这个始皇帝开始,想传二世、三世以至无穷,可惜只传了二世。汉代开始又实行了。汉倡导以孝治天下,所有皇帝的谥号都有个孝字,如孝惠、孝文、孝景一直到孝献。汉献帝是他死去之后曹魏给他加的谥号,他做皇帝的时候没有这个叫法,三国的文艺里在他做皇帝的时候就把他叫做献帝,那是胡说八道,难道献帝未卜先知,早就知道他会把皇位献出来?

都是商王的名。可以看下《史记》中的记载,从有帝王称呼时开始,即自尧舜禹开始,都是以名为称。有的也以外号为称,如“夏桀”“商纣”都是别人给起的蔑称。其他在王朝之初及期间的帝王,都用本名像商汤、盘庚、周武王“发”、成王“诵”和此处的帝乙,文丁等等都是此意。谥号和庙号都是三代以后才有的东西。

不是谥号 谥号是人死以后根据其一生总结后给的称号。
夏商时代的王没有谥号,往往直呼其名,他们的称呼多数用干支,例如太甲、孔甲、盘庚、帝辛,这究竟是排行还是出生年份,

称呼吧,不能算名字,比如,武丁,他的名是昭,子昭